我覺得自己和聞人一起成長了,書中設計的情節,我在現實中根本不可能遭遇,但在書裏的世界,我好像以聞人的感官又活了一遍,這讓我有不少人生感悟,有些情節,當我設身處地的思考時,才會發現它和我之前的想象完全不是一回事,寫作的確會讓人成長。
說說這個故事吧。
它是懸疑探險類,其中有靈異的成分,也有科幻的成分。
故事由牡丹印引起,貫穿全書的主線是尋找水晶頭骨完成任務,還有兩條輔線,一條是催眠師夢雄那條線,一條是汪少巫士那條線,三條線從三個方麵,揭示了同一個真相——人類被困在三次元,三次元成了一所牢籠。
有了牢籠,自然就有了逃脫牢籠的欲望——尋回自由。
我不是靛藍,隻是知道這個傳說,明白他們所追尋的,是助我們回到那個理想又抽象的狀態——自由。
但也正是因為這個追求,讓他們陷入尷尬的境地,因為我們隻聽過自由這兩個字,卻從沒有人真正知道它是什麼。
就像汪少所說的,如果一個人從出生就生活在監獄中,而且他的祖祖輩輩也都生活在監獄中,那麼在他看來,監獄就是他的家,被囚禁的生活,才是正確的生活。
沒人知道自由是什麼,因此沒人知道它的珍貴,在大多數人看來,自由二字與一堆糞土,並沒有實質性的差別。
因此靛藍隻能獨自背負起一切,在無盡的歲月中輪回,隻為找回已被我們遺忘的自由,他們是與神同行的人。
這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情義的故事,雖然也有親情和愛情的部分,但書中主要想表現的,是男人和男人之間的情義,以及男人和女人之間的情義。
在我看來,這世上感情的種類,如果隻是簡單粗暴的分成親情、友情和愛情,就太不負責任了,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別忘了在黑白之間,還有灰度帶,灰度帶上還有許多種顏色。
從這個角度講,書中的有些感情很難定義,我隻好把它稱之為情義。
汪少和雷澤,這兩個神一樣的男人,一個溫和,一個冷淡,之所以將這二人刻畫的如此強大,是因為三人的任務太艱巨了,如果是三個普通人,根本不可能完成任務,那樣太牽強。
聞人,所有人物中最平凡的一個,他就像你、我,能力有限,有普通人的困惑、猶豫、掙紮,但他性格中的不屈、積極和堅定,是我最喜歡的部分,這個故事,其實也是聞人的自我認知之路,成長之路。
雖然最後天各一方,但三人重聚的時光指日可待,到那一天,雷澤會伴著黎明的第一縷陽光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