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魔星覺醒之篇 第四十三章 憶·莊心洋的過去(下)(1 / 2)

突臨變故,莊心洋一夕之間失去了一切。

叫花子打從知道了莊心洋是個無家可歸的孩子,也不再客客氣氣,仗著所謂的一命之恩,任意指使起莊心洋來。

就這樣,莊心洋過上了上街乞討的生活,奈何整個溪口鎮但凡是去過莊風武館的人,通通都認得莊心洋,人人都知道莊風武館發生了什麼慘事,有不少良心未泯的鎮民出於可憐,也陸續給過莊心洋不少的施舍。

不過這些施舍通通落到了叫花子手裏,叫花子是個平日裏閑散懶慣的主,他哪裏知道莊心洋身上的緣由,隻當小孩子招人憐愛,要起飯來事半功倍,弄的叫花子心花怒放,尋摸著要不要哪裏再去揀些小孩子回來。

每天,叫花子都隻給莊心洋很少的食物,如果莊心洋乞討的不賣力,甚至還沒有飯吃,夜裏風涼,可是叫花子一個人占盡了穀草,讓莊心洋睡冷冷的地。

如斯嚴酷的日子,對一個曾經算得上個小少爺的莊心洋來說,本應是無法忍受的,莊心洋現在,幾乎是靠求生的本能活著。

可是莊心洋並不討厭叫花子,恰恰相反的是,他對於那些在自己乞討時還來對自己噓寒問暖的鎮民,有著說不出的厭惡。

自從遭逢變故的那個雨夜醒來之後,莊心洋常常發現自己總是聽到一些不應該聽到的聲音,那是來自人們內心深處的聲音,真實的可怖,就像是見識過這充滿麵具和謊言的世界之後,上天忽然賜予了莊心洋破解心靈迷霧的鑰匙。

當看似和善的人們前來大方的施舍的時候,嘴上明明說著“不要勉強自己”、“要好好的活下去”、“實在受不住了我幫你找個好人家吧”之類的關懷,可是莊心洋眼眸中印出的那些個人影的背後,好像有一道暗影在發出另外一種聲音。

“莊家把我們害的這麼慘,這小子還不如早早死了的好。”

“要不然哪天在施舍的食物裏下毒好了!”

“在這裝什麼可憐,爹娘是殺人凶手,兒子也出來當騙子麼?”

莊心洋害怕這種聲音,害怕到一連幾天都不敢吃喝乞討來的食物,直到餓得整個胃都痙攣起來。

就連事發當日唯一袒護過自己的鎮長黃舒又一次的找到莊心洋,提起想要收養莊心洋的時候,那個佝僂的慈祥身影背後,依然存在著一個真實的聲音。

“兒子和孫子都死了,不找一個代替品的話,我老了就真的無依無靠了啊。”

重疊在一起的相悖的兩個聲音在腦中不斷回響起來,嚇得莊心洋奪路而逃,連捧在手裏的破瓷碗也摔了,躲回了茅草屋裏,整天沒在出門。

為此,還遭了叫花子好一頓拳腳,疼得莊心洋呲牙咧嘴。

受到這樣的對待,莊心洋竟反而覺得安心,因為叫花子是整個溪口鎮裏,唯一讓他聽不到“心聲”的人,這個茅草屋從真正的意義上,變成了他的歸宿。

……

時不我與,一晃就是半年,莊心洋整日變換著乞討地方,近乎麻木的忍受著來自人們心底的冷落。

這半年來,莊心洋發現自己愈發能夠清楚的聽到人們的心聲,甚至還百無聊賴的通過人們表裏不一的言談舉止去觀察那一張張麵具下可笑的表演,他漸漸發現在人們日常的生活中,微妙的一言一行都在暴露著背後的真相。

莊心洋就這樣一邊乞討一邊靠觀察人們來打發時間,而叫花子這半年來還當真又去揀了幾個無家可歸的野孩子回來苦心栽培乞討的技能,這般倒好,叫花子便再也不用自己出門討飯,每天也能坐享其成,心中不免開始胡思亂想,尋思著一套以此發家的宏大願景。

可惜日複一日的經曆,並沒有讓年僅十歲的莊心洋心智成熟起來,反而開始陷入某種不好的極端,並且,有一個藏在莊心洋心靈深處的惡魔,一直在等待著莊心洋陷入這種不可挽回的極端。

而這一天,終將來臨。

張綺,溪口鎮的人都叫他張子,靠著在莊風武館門口擺設茶鋪養家糊口,醫治好了病重的父親。

可是莊風武館一夕燒成廢墟,莊家家破人亡,溪口鎮這半年來難以走出陰霾,陷入了冷漠的冰穀。

別說再去莊風武館,就連那附近都很少再有人靠近,不但如此,甚至連新的聚集場所,也沒能在短時間內出現,鎮民們又過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冰冷生活。

如此,張綺家又一次失了支柱,無論在哪裏擺開茶鋪,生意都同樣的冷清,家中四口,漸漸變得入不敷出,張父又一次病倒,隻是這一次,便再也沒有站起來。

本來張綺那個年過十六的兒子就已經葬身在了炎庭局的烈焰寬刀之下,方才過了半年,又遭逢家父又去世,雙重打擊之下,寢難安,食無味,張綺日漸消瘦。

張綺的妻子忍受不得,竟趁著某夜逃出了溪口,再無蹤跡。

一覺醒來的張綺,已經再也沒有可以失去的東西了,他想到了死,可是他不甘心就這麼死,他一定要拉上一個墊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