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江湖沉浮之篇 第一百九十九章 密會(1 / 2)

自唐家覆滅又過去了半月,所有僅存的唐家分家在唐霜寒與唐術久的勸服下紛紛告散,各路風門弟子或流離失所,或長途歸鄉,自此蜀中再無唐家的門戶。

然而,炎庭局取勝之後,蜀中的糧荒卻始終未能得到朝廷的援助,倒是在樓陽大鬧特鬧的那群商賈世家很快的消停了下來,一個個巴結般投向了朝廷的勢力。

於是,這座在整個蜀中商貿最為繁榮的樓陽城便盡數落在了柳寓的掌控之中,加上他的身邊一商一武的鄒璟與高峰二人,蜀中的經濟在曆經戰亂之後,又開始漸漸的步入了正軌,畢竟朝廷也不希望自己奪到手來一副難以收拾的爛攤子,收統人心的事是他們早晚都要做的。

春去暑來,烈日當空。

尤其是在大燮山城之外的荒原之上,整個難民營地之中蔓延著一股糜爛的氣息,食不果腹的難民們實在難以招架烈日的煎熬,大都沒精打采的躺在灰布鋪開的薄毯上恍惚的等待著每一天城樓上施舍下來的供應。

忽然,一道沉重的摩擦聲震響了每一個難民的耳膜。

“城門開了!城門開了啊!”

也不知是誰喊了一句,那些終日都渴望著能夠進城的難民頓時振作了精神,蜂擁般湧向了大燮山城城樓的方向。

一時間人頭攢動,後麵的人看不清前麵的情況一個勁兒的往前擠著,可那些衝在最前麵的人,卻也隻能絕望的看著那些把守城門的千荷亭弟子對著他們揚起了長劍,想退時,已然是退不了了。

僅僅是一個開門的聲音便激起了這等的騷亂,可見人們心中對生的渴望是多麼的劇烈,奈何人命脆弱,逝者如風,在哭天搶地的慘呼聲中,有人摔倒在地活活的被踩死,有人被推到了千荷亭的劍鋒之上一命嗚呼,數不清的生命就這樣無聲的湮滅在了人流之中,沒有人會去在意。

直到千荷亭的弟子在城樓上架起了成排的硬弓,才終於威懾住了那些意識尚且保留著一絲清明的難民,將人群慢慢驅散了開來。

其實這樣的事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可是這些難民卻每一次都沒命的往前衝,好像生怕真的開了城門,自己又會被關在外麵一樣。

難民雖然讓開了城門前的通路,也有不少還依舊站在道路兩旁朝著城中駐足觀望,因為他們知道既然開了城門,一定就是有人要出來了,到時候碰到好心的沒準還能得到些食物也不一定,更何況今天出行的隊伍,看起來相當的龐大。

那是一個數十輛馬車組成的車隊,領頭的開路馬車更是玉粉添香,引路馬的蓬簾上赫然掛著“一夕”兩個大字。

今日,一夕幽夢與綾婆兩人就要返回一夕本家了。

本來他們此行的目的還並沒有算完,按原計劃是至少要等到一夕水棠身體全部康複再將她受“血脈入侵”的前因後果好生調查一番的,可是北漠那邊突然來了家書,說是沙摩族人最近在北漠重鎮附近活動平凡,怕是有什麼不軌的企圖,信中還說讓一夕幽夢帶兩個隨從先行返回一夕本家,有要事相商。

可要讓一夕幽夢自己回去,以她的性子她怎麼可能願意,便朝著鬧著跟綾婆商量此事。

綾婆一聽,再三思忖了思忖,終於還是決定跟她一同返回北漠,其一,既然家中有事當然不能不回,可這個三小姐她實在是放心不下,要是真讓她一個人上路,指不定就跑到哪裏去玩了,到時候再想找回來可就不容易了。

其二,一夕水棠“血脈入侵”的事情有太多蹊蹺,一時半會兒根本查不出個什麼,再說身邊關押著個“暗脈”血統的小子,也沒有辦法安心分神去做別的事情。

既如此,幹脆先將這個“稀有血脈”帶回本家看管,再將一夕水棠的事回報給本家家主,也正好將一夕幽夢送回北漠,實在是當下的最佳之選。

於是,綾婆左右籌備了幾日,隻留下了數名隨從留在千荷亭監視動靜,然後發了飛鴿將自己與一夕幽夢要返回的事情傳書了回去,這才跟著一夕幽夢踏上了歸程。

此刻,他們一主一仆兩人便一前一後的乘坐在車隊正中心的兩輛貴駕之中,而緊緊跟在這兩輛貴駕之後的,則是關押著唐樂林的囚車。

囚車上由童梓辛親自施加了式水幽室的秘術,外表上裝飾得與其他的隨行車輛沒有任何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