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戰線擴大(1 / 2)

大部分國家絕大部分民眾根本就沒有把這個消息放在心上,隻是抱著看英法兩國政府笑話的心理,一次閑聊的話題,僅次而已罷了。

英法兩國的政府領導層商討後,計劃組建了‘南中國臨時軍事總指揮部’,鑒於英國正在與南非布爾人進行的布爾戰爭,所以準備加強介入中國的軍事主力是法國人,理所當然地這個總指揮部由法國人所主導。

10月底,英法在上海成立了臨時前線指揮部。

本來計劃設立在上海的臨時指揮部,因為常州被大風軍攻克,過於靠近前線的原因,還有考慮到當前形勢下戰爭可能長期化,‘南中國臨時軍事總指揮部’去掉了‘臨時’改為‘南中國軍事總指揮部’,總部設立在英國所管轄下的香港。

1901年的1月,隨著大風軍把地盤不斷向南擴展,南中國軍事總指揮部的參謀們判斷出了大風軍不會過長江後,無奈地終止了“禍水北引,攔腰截斷”的計劃。重新派出軍艦和運兵船進入長江,沿著長江南岸,在清朝官府的協助下襲擊著大風軍所控製的地盤。

1901年5月,大風軍開展並普及‘剪辮子’活動,在最高領導人的獨裁指示下,建國立號,稱‘中華聯邦’,大風軍改稱為‘中華聯邦軍’。

清朝朝廷得知新的中華聯邦軍建國立號,嚴厲命令南方各地官府盡力協助英法兩國剿滅中國聯邦軍,這道或許是別有用心的命令,讓南方諸省在半年內快速淪陷為英法兩國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噴井一樣的財富獲取量,讓英法兩國政府晃花了眼,不顧南中國軍事總指揮部不斷發來的部隊損失和不足的報告,下達了“小心、謹慎、考慮完全、勞逸結合、......”等等暗示放鬆攻擊力度的命令。

中華聯邦的‘聯邦’兩字,吸引了大量從西方歸來的學子,不過同年,認清了中國聯邦的封建獨裁統治本質大部分學子出逃,出逃時所攜帶著聯邦軍的各種信息,被英法聯軍所獲得。

如果僅僅從數據上看,英法聯軍包攬了絕大多數的勝利,給予了中華聯邦軍以慘重的損失,可是在一係列關鍵戰役上遭遇了慘敗。

中華聯邦的地盤越來越來,英法聯軍的戰線也越來越長,不斷增長的軍費開支和物資消耗,讓英法兩國政府在1902年2月下令聯軍盡全力圍剿。

英法聯軍的竭力圍剿嚴重拖延了中華聯邦擴展地盤的速度,不過聯軍的傷亡從1902年的八萬人,到1903年一年的時間就迅速增長到二十四萬人。作為聯軍軍事部隊主力的法國軍人的損失,讓法國政府大喊吃不消,迫使英國不得不在1903年結束了南非的布爾戰爭後,又立即調派部隊增援南中國戰場。

比起才傷亡兩萬英軍的布爾戰爭,光聯軍一方,在南中國就傷亡了二十多萬的白人士兵,至少一百萬清朝官軍,五十多萬外籍士兵。

各國的主流報紙已經逐漸開始把南中國的這場戰爭稱為‘南中國絞肉機’。

英法兩國的外交官從1902年的遊刃有餘地回絕各國眼紅而派兵協助的請求,到1903年,借口為大家在華的利益,周旋各國,請求派兵協助。

1903年3月的上海

由於靠近海邊和英法聯軍部署在黃浦江裏的炮艦,聯邦軍始終沒有攻打上海意思,上海租界在混亂了一陣子後就又平穩了下來。隻是原本商業繁華上海,商業交易大部分都斷絕了,現在靠著逃難來的清朝富豪和官員,畸形繁榮了服務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