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1 / 1)

所謂安氏合族被滅不過是族長以及近支的男丁抄斬,女眷以及孩子發往黑龍江與披甲人為奴。因為滿族人本身就少,內務府的人,也是滿人。而滿人在刑罰上很少有大範圍的抄斬的行動。

隻要不用你,就足以令你痛苦了。

而就在流放這條裏麵,也是有幾種免責的。首先出嫁女是沒有責任的。其次,有一些年紀大的、已經榮養、但未過繼子嗣的未嫁女嬤嬤也是沒有責任的。最後是有一些隨著各位公主去蒙古當差的也沒有責任。

而有一個更糟糕的是,宮裏達到一定級別的安氏女,還有安氏媳婦們的娘家姐妹都還在繼續在宮裏當差。有一些很明顯的不過是調換了職位,還有一些則依據呆在原位。

太子妃的意思是,這些人也必須清出來。安氏家族的動作不可能是沒有原因的。這後麵的原因要找出來。

這是男人和女人看問題的區別。

皇帝覺得我已經把你家的頂梁柱全削沒了,女人們其實也翻不起大浪了,何況那麼多人發往黑龍江,而且冬天到那裏,凍死不知凡幾。而且在這個風口浪尖上,又有多少人敢對安家伸出援手?

可是長孫看到的,確是這些被殺的、被流放的都是至親,如果留下的人不知道他們做過什麼,他們可能有怨恨,但是還是會出於親情有所幫忙。

而留下的人如果知道他們做過什麼,那麼無邊的內疚和出於對太子的仇恨,她們會做出什麼,可能根本無法想到。

皇帝或許知道幕後指使是誰?但顯然皇帝不想處置,可是這種不想處置會助長太子的危險。

“朕一生麵對無數艱難險阻,太子的路或略有崎嶇,但總體來說,還是過於安穩,可借此對他有所警示,對一事一物不可長情,方能長久。”

“即使善用這些警示,也要知道敵人在哪裏,兒媳懇請皇阿瑪將安氏一族未涉及到的人員,以及聯姻情況調查清楚。兒媳不想身邊的人拿刀對著太子,兒媳卻不知道。”

皇上無法,調查安氏,已經分掉他和太子一大部分處理朝政的精力。現在正是對葛爾丹緊張的時候,大戰一觸即發,大軍也即將開赴。

但是太子表現地確實可圈可點,他還主動稟告,是不是也去查查弟弟們住的地方?皇帝略有欣慰,但是依舊沒有什麼大動作。

然而太子妃要求陳情,皇帝也得見麵。太子妃的要求並不過分,皇帝隻能召見淩普,要求他讓內務府會計司的相關資料交給太子妃。

內務府會計司,掌內務府出納及莊園地畝之事。宮女、太監的選拔當差,也是由該司管理,內務府最大的實權部門。向來都是內務府總管要一手掌握的部門。

太子之前要求過淩普給他資料,但卻被淩普打太極晃過去了。當然淩普也將忠心表得指天頓地的。所以等到皇帝的旨意的時候,他真的有些後悔,誰知道這是太子妃的意思呢。

而太子妃也從內務府搬來眾多資料之後,就沉寂下來。隻是沒過多久,就開始各種索要資料的行為,太子妃隻好用了毓慶宮所有能上手的人,將這些資料很快抄了出來。

當然,這也意味著太子妃掌握了宮裏所有宮女太監的明麵出身。

其中,安氏留在宮裏的勢力並不弱,但最後的統計結果出來一看。連皇帝也驚呆了,基本和他最後審訊的結果不差什麼。

ps:這種寫法很痛苦,而且很多小人物都不出來,但如果不用的話,我之前寫在紙上的文就要夠變了,我有點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