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上的居民來自何方
1722年,當羅格文海軍上將發現複活節島時,他看到了島上的居民有著不同的膚色;“他們有的膚色為褐色,就顏色的深淺程度而言,他們與西班牙人相似,但也有膚色較深的人;而另一些人則完全是白皮膚,也有些人膚色接近紅種人,似乎這些人在太陽底下曬烤過。”參加岡沙列斯探險隊的阿古埃爾也說道:“島民的皮膚有白色、黝黑色和微紅色。他們沒有厚厚的嘴唇和扁平的鼻子,他們柔軟的頭發染成了黑色,也有些人的頭發是紅色或淡褐色的。”
200年後,英國女學者凱特琳·斯科列斯比·勞特列吉於1915年考察了複活節島,她寫道:“羅格文的筆記中所提到的各種膚色的人,至今還在那裏生活著,他們也已經意識到了這種區別。當我們收集島民的家譜時,他們都把自己同最遙遠的祖先掛上鉤。島民們十分肯定地說,奶奶的姐姐蘇遜是白皮膚,而奶奶的妹妹赫米瑪卻是黑皮膚,最後一位真正的國王或領袖,卻又完全是個白人。很明顯,我們是在同混血種打交道。”
現在,誰也不懷疑,複活節島現今的居民是波利尼西亞人了。但他們是在較晚的時期才來到複活節島的,而早在公元4世紀時,複活節島就已有人居住了。他們是誰?又來自何方?他們是一個種族呢,還是兩個或更多的種族?從發現複活節島那一天起,人們就提出了這個問題,但至今也沒有得到圓滿的解答。
生活在南太平洋島嶼上的土著人,至今他們的生活方式也沒有太大的改變。被考古學家們稱作是“活博物館”。
“島民的皮膚有白色、黝黑色和微紅色。他們沒有厚厚的嘴唇和扁平的鼻子,他們柔軟的頭發被染成了黑色。也有人的頭發是紅色或淡褐色的。”參加過探險隊的阿古埃爾這樣描述他所見到的複活節島的土著,在今天的土著身上依然可以找得到那些昔日痕跡。有人根據複活節島居民有把耳朵拉長的習慣,推測說現代波利尼西亞人(包括複活節島居民)的祖先來自東南亞;也有人根據當地人的頭蓋骨,認為複活節島人來自美拉尼西亞;還有人說他們是來自南美大陸,複活節島居民是南美古代印第安人的後裔。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複活節島的形成之謎
複活節島上的各種事物充斥著紛繁的謎團,而複活節島本身又是一個謎中之謎。
複活節島是太平洋中的一個孤島,三角形的島嶼並不大,總麵積約120平方公裏。島嶼的北海岸長16公裏,西海岸為18公裏,東南海岸最長,也不過24公裏。島上的最高點拉諾·洛拉科火山海拔隻有511米,比波利尼西亞諸島的許多山峰都低。
複活節島是由三座海底火山噴發而形成的一個火山島,整個島嶼至今還發生著驚人的變故。一些完全可以信賴的船長也不斷報告說,他們在這一帶海域裏發現了新的土地,但這些土地後來卻不見了。
遍布在複活節島上的碎石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複活節島的過去。可惜至今沒有人找得到解讀他們的鑰匙。關於複活節島的曆史,有一種說法是,複活節島處在“大平洋火山圖”上,即太平洋海底火山地震帶上,正如島民們的神話和傳說中提到的那樣,以前的複活節島很大,後來大部分沉入水下,如今隻剩下現在這麼大了。
胡安·費爾南德斯和愛德華·戴維斯曾在複活節島一帶海域裏發現過遼闊的土地,土地周圍還有別的小島,但等到羅格文海軍上將於1722年發現複活節島時,他隻看到島上起伏的山巒,周圍已經沒有任何土地或島嶼了。
1802年,古依恩船長在複活節島以南50海裏、以西300海裏外的海域裏發現了重重懸崖和層層峭壁。可是現在,複活節島周圍海域裏隻有一處懸崖,那就是薩拉·伊戈麥斯島,但它是在複活節島以東約250海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