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力的困惑(2 / 3)

慧日說道:師傅,徒兒還有一事不明,向師傅請教。師傅說道:徒兒講。慧日問道:天有幾重?靜空師傅說道:根據古人的說法,天有九重。慧日說道:我們昨天上到天上,已無雲可踩,為何看到太陽和月亮還在很高很遠的地方,天究竟有多高,難道九重天之上還有天?師傅說道:天外有天。九重天之下是人和仙住的地方,九重天之上是太陽、月亮和星星住的地方。我們古人所說九重天,隻是說天很高,九是代表大的意思。靜空師傅停頓了一會,接著說道:我們所在的地球表麵被一層厚厚的空氣所包圍,這層空氣層稱為大氣層。現代科學已經證明,古人所說的九重天,實際上遠遠沒有走出地球的大氣層範圍。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千千米以上。慧日和慧月點點頭。慧月說道:我知道了,1千千米就是1千公裏。靜空師傅接著說道:科學家告訴我們,整個大氣層隨高度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從低到高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逸層,再上麵就是星際空間了,星際空間就是太陽、月亮和星星在的地方。對流層在大氣層的最低層,緊靠地球表麵,其厚度大約為十七千米左右。對流層的大氣受地球環境變化的影響較大,雲、霧、雨等現象都發生在這一層內。慧日和慧月似乎明白,慧日說道:原來我們隻是在大氣層的最低層-對流層時,才有雲可踩,再往上就無雲啦。所以我們無法繼續上天。

慧月繼續問師傅道:太陽和月亮為什麼每天總是東邊升起西邊落下?靜空師傅說道:徒兒愚鈍,這樣,你給我拿一大一小的兩個球出來。慧月說聲:好的。接著慧月雙手合十,凝神靜氣,說了聲:變。一眨眼的功夫,慧月變出一大一小的兩個球出來,遞給靜空師傅,靜空師傅將這兩個球分別放在兩個手中,輕輕一托,兩個球就漂浮在空中,靜空師傅念道:轉。隻見小球自己開始旋轉並繞著大球緩緩轉了起來。靜空師傅用手一指大球,念道:亮。大球就發出了白色的光,光照在那個旋轉的小球上。靜空師傅一邊比劃一邊接著說道:徒兒,你們看,這個小球比作是我們所在的地球,這個大球比作是太陽。我們腳下的地球就像這個小球一樣是一個大圓球,地球的周長約等於4萬公裏。慧月問道:周長是什麼意思?靜空師傅解釋道:一個圓球在它的表麵繞一圈的長度就是周長。靜空師傅接著說道:太陽是比地球更大的圓球,太陽直徑是地球直徑的109倍。慧月問道:直徑又是什麼意思?靜空師傅解釋道:將一個圓球從中央刨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圓的平麵,在這個圓平麵中央畫一條直線,這條直線連接圓的兩端,這條直線的長度就稱為這個圓的直徑。圓的直徑與周長有一個固定的比例關係,稱為圓周率,圓周率約等於3.1415926,圓的直徑乘以圓周率就等於圓的周長。順便講一下,最早發現圓周率的是我們中華民族。我國古代數學家對圓周率方麵的研究成績突出,早在三國時期,著名數學家劉徽就用割圓術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3位,南北朝時期的祖衝之在劉徽研究的基礎上,將圓周率精確到了小數點後7位,這一成就比歐洲人要早一千多年。慧月說道:我們的前輩很聰明,發明了很多在當時世界沒有的新東西。靜空師傅接著說道:我們回來說太陽和地球。你們看這兩個球,不是太陽每天總是東邊升起西邊落下,而是,地球在太陽麵前總是不停地從西向東自轉,我們地球上的人看上去就像太陽每天總是東邊升起西邊落下一樣,地球自轉一圈為一天,太陽照到的這一麵是白天,照不到的那一麵是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