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會死,不過知道自己會死不代表會輕易的接受死亡。

不但不會接受自己的死亡,甚至不會接受同伴或者家人的死亡。

武曌接受不了,她永遠也接受不了自己家人的死亡,所以她要報仇,但是在這條報仇的路上她的同伴她的好友在離去,她不得不麵對更多的死亡。

所以武曌做了一個決定,就是拋開所有的同伴所有的好友,自己一個人踏上這條複仇的道路。

所以才有金月樓大火,所以她才會來到三峽鎮,深入賊窩來尋求複仇的力量。

重要武曌在做出了幾個重大的犧牲後,找到了複仇的力量。

事與願違就在武曌找到這種力量的同時,一個絆腳石出現在武曌的麵前,這個人就是王熙,王熙肆無忌憚的破壞讓武曌複仇的力量幾乎消亡。

所以武曌決定為了複仇在犧牲一樣東西。

王熙肆無忌憚的破壞還在據需,王熙一旦開始發瘋這個世界上還真沒有人能夠阻止他,再加上王熙是個人來瘋就是喜歡做這樣的事情。

今天他準備到碼頭上把幾艘運輸原木的貨船鑿沉,可是剛剛踏上前往碼頭的路,就被人給攔了下來。

王熙很高興最起碼這代表自己這段時間的努力沒有白費,對方已經不得不正麵麵對他了,也就是說他們已經無法忍受自己的破壞,或者說自己的破壞已經觸及他們的底線。

攔住王熙的人不是別人正是之前見過的那個公孫棋郎,這家夥和上次的他除了樣貌之外完全就是兩個人。

手中的劍倒是拿穩了不少,腳步紮實了不少,眼神堅毅了不少,給人的感覺靠譜了不少,不再是那個大少爺的模樣了,給人的感覺危險多了像個江湖人了。

公孫棋郎站在王熙麵前,手中的劍早已出鞘,他看著王熙心中滿是平靜,然後他出劍了。

這一劍如果要有一個形容詞就是穩,王熙擋這一劍並沒有花太多力氣,但是公孫棋郎的劍太穩了,一招接著一招不急不慢穩如泰山。

不過王熙打的十份鬱悶,自己的劍招和節奏方法被人所牽引。

公孫棋郎劍招不僅僅穩如泰山,而且有一種壓力,方法你不會他這樣打下去你隨時都會撐不住,不過王熙可不是那麼好對付的他看公孫棋郎穩,王熙就知道這家夥想拖延時間,所以招式突然一變,然後轉身就跑。

公孫棋郎看王熙要跑也不吃驚,馬上就追了上去,就這樣兩人一逃一追把一個三峽鎮鬧得是雞飛狗跳,王熙還趁機跑入三峽鎮碼頭大鬧了一場差點引起一場火災。

慢慢的公孫棋郎就有點忍不住了,他是在沒想到這個王熙會無恥到這種地步,慢慢的本來穩如泰山的氣質就慢慢的瓦解了。

可是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公孫棋郎在追王熙的這段時間,可是給其他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造就了一個天大的好機會。

玄奘這個和尚從來都不是一個會耍陰謀的家夥,他最喜歡的就是直來直去。幾天前他跟丟了那幾個舞女以後就沒有回三峽鎮而是直接回長安去搬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