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2)

救災三策一一落實了,反響熱烈。沒兩天,就募集到了一批災款,數量之大令皇帝及負責募捐的官員都滿意極了。唯獨京兆尹苦著臉找到皇帝請求幫助,因為京城乃天子腳下,百姓們的日子比其他地方要好點,思想也相對開化一些。

民眾聽說幫助災民不一定非得捐銀子,捐物資也可以後,積極性空前高漲,不少人都從家裏扒拉出不少東西,雙手擒得滿滿的,一大早地去衙門排隊,就等著捐上去。這可苦了京兆尹,人手嚴重不足哇,他差點就連掃地的雜役都用上了。

周昌帝聞言很高興啊,民眾如此積極說明什麼,說明他這個皇帝很得人心啊。

三皇子君景頤上書請求皇上成立求援基金會,由求援基金會協助京兆尹收集災用捐助物資。周昌帝感興趣地詢問有關求援基金會的事體。得知此會成員將由仕族子弟及有才能的寒門學子,這些人第一個要求就是德行操守要好,隻做一些輔助工作。他略思索一下,這些人男的很大一部分將來都會入朝為官為吏,於是大筆一揮,同意了,就當讓他們提前曆練一下了。也正好讓他這個當皇帝的就近留意一下有沒有能力出眾的人才。

有精明的,已經決定一定要把自家的子孫送進去了。而謝老爺子也帶回了消息,不過謝家除了第三代之中的男娃必須都進去之外,女娃則是任憑自願的原則,願意去的就去,不願意的也不勉強。

謝意馨選擇了進去,上一世她一樣是進去了,盡管傲氣的自己心中很是不屑。也因為一直帶著情緒,做事沒耐性,和會裏的人也相處不好。不像好些人不僅學到了很多東西,還得到了皇帝的表彰。其實那時她祖父不是不失望的吧,謝意馨慚愧地想。

就在朝庭募集到大量災款之際,謝家秦家湯家的老爺子聯袂求見皇上,誰也不知道他們在禦書房裏談了什麼。

三老走後,周昌帝和貼身太監李德笑談,“你說這主意是誰出的?”

李德告饒,“皇上聖明,這事你能猜得著,奴才可猜不著。依奴才看,謝太傅、秦國公、湯老尚書都有可能。”

周昌帝搖搖頭,“你這老貨,慣會跟朕打馬虎眼。罷了,朕看此事必是太傅他老人家的主意,估計還是他牽的頭。隻是朕沒想到一向不管事的太傅他老人家還是老當益壯啊。”說話間,他眼中若有所思。

李德沉默,有些話他可不敢接。

次日,皇帝下了一道聖旨,大意是此次的災款不走老路,將由專人護送到渠南,此事由謝秦湯三位老爺子負責。

此旨一出,百官嘩然,有請求皇上收回成命的,我質疑三家的。可周昌帝乾坤玉定,獨排眾議,一力將有異議的大臣擋了下來。見事不為,那些官員隻好偃旗息鼓,他們可不敢去攻擊謝家秦家及湯家,不說秦家是皇後外家,謝家也不好欺負,還有那湯家就一臭石頭,磕上絕沒好事。這三家因為聯名上書的事抱成一團,此時以一家之力攻擊他們,是嫌死得不夠快麼?當然,他們也想找人合作把他們幾家搞下來,可是大家都想出工不出力,這種合作根本就不牢靠。所以,沒辦法,他們隻好發發牢騷罷了。

也有精明的官員眼睛閃爍,已經匆匆走了,準備回家寫拜帖。眼看著大餅撈不著了,不過不是還有護衛隊麼?這人選由皇帝並三家負責的,旁的不指望,那把孩子塞進去,到渠南那邊露露臉,沾沾光,撈點小政績還是可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