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儒骨道風 忠義剛柔(1 / 1)

道家的鼻祖老子、莊子都生於河南;儒家鼻祖孔子、孟子雖生於齊魯,但其主要活動和思想傳播卻在中原大地。儒學、道學是孕育中原文化精神的兩大“文化基因”,使中原民風呈現“儒骨道風”。儒家思想在中原地區得到最廣泛的傳播,特別是經過唐代的韓愈和宋代的程頤、程顥等中原大儒的極力弘揚,儒學和儒風在中原大地深深紮根,中原的文化、人格、民風、時尚等都深刻地打上了“儒家”的印記。

“儒家人格”體現了對“真理”的至死不渝的堅定信念和以身殉道、舍生取義的崇高氣節;以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曆史使命感。這種人格在中原地區曆史發展的各個時期都有極顯著的體現,忠臣、烈士輩出,堪稱中原文化之魂。

早在殷商末年,紂王暴虐無道,忠臣比幹冒死進諫,被紂王挖心處死,忠魂不散,死不瞑目。至今在河南衛輝市尚有比幹墓、挖心台等遺址。

中原地區曆史上多出忠臣,如比幹、伯夷、叔齊、韓愈、張巡、嶽飛、史可法等。河南人長期出現的大批忠臣義士,形成了忠義為本的人格。這些儒家忠義之士,他們的高尚人格,永為世人頌揚。直到抗日戰爭時期,仍有吉鴻昌、楊靖宇、彭雪楓等著名的河南籍抗日英烈,繼承了中原大地的忠義人格。由此放大演變成一種代表中華民族氣質和中華文化精神的“忠義人格”和憂國憂民傳統,孕育出中原大地上具有忠義剛烈人格的中原精英人物。他們為國盡忠、為國分憂、為國奉獻、為國捐軀,成為中華民族救亡圖存、不斷進取開拓的強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支撐起“民族脊梁”,一直放射出道德理想和忠義人格的光輝。

在儒、道文化的長期熏陶浸染下,中原的民性、民風呈現出“儒骨道風”——忠孝為本、善惡分明、古樸厚道、本分自守、注重人品、講求義氣。從而中原地區由此而產生了影響全國的兩大武術奇葩——少林拳與太極拳。

少林拳為少林武術,出於少林寺,名揚天下,古語雲:“天下功夫出少林”。這裏蘊含有儒家文化的“風骨”,形成為“少林精神”。其靈魂是:忠義為本,愛國護民,崇尚武德,懲惡揚善。所謂忠義,就是為國盡忠,深明大義,護國佑民,義不容辭。他們在曆史上屢立奇功:隋末,曾有“十三棍僧救唐王”,幫助李世民推翻腐朽的隋朝,為建立唐朝立下汗馬功勞。明末倭寇侵擾東南沿海,少林寺人小山、月空率僧兵出戰,為國排憂,為民除害,功德無量,後世傳誦。現代大將軍許世友,早年經少林寺磨練,在他革命一生中,充分體現了忠直剛烈、嫉惡如仇、俠肝義膽、凜然無畏的“少林精神”和河南人忠直俠義的人格。

少林功夫內容豐富,博大精深。少林精神的核心內容是崇尚武德、懲惡揚善、行俠仗義。這正是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人格,善惡分明是一脈相通的。少林武術最注重“武德”,他們的功夫隻傳授給品行端正的人,他們最講求功德並修,對有功無德是最為大忌。“少林精神”正與中原人格——忠烈、正直、俠義、無畏等相符。其特點是“長於進攻,先剛後柔,剛勇進疾,勇猛無比;因勢而動,剛柔相濟,克敵致勝”。

太極拳發源於明末河南溫縣陳家溝,創始人為一代武林宗師陳王庭(公元1600-1680年)。在太極拳中蘊含著深奧的陰陽、太極哲理,它要求習拳者心靜意專,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渾圓一體,進入“太極境界”。在修練和實戰中講求以靜製動,以柔克剛,順勢借力,後發製人,這就是“太極精神”。這種“太極精神”分明是一套為人處世的方法和策略,這與道家那種“韜光養晦、保全自身、順應天道、無為而無不為”的處世態度完全合拍。這種“處柔內剛型”人格和“防禦性”處世態度,正是典型的中原人格和傳統的河南人處世方法。

這些體現“儒骨道風”的“少林精神”和“太極精神”,直接影響到中原民風和人格,而且對整個國民,甚至國際上都產生了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