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古巴比倫的經濟(1 / 2)

巴比倫的經濟

巴比倫疆域遼闊,其中有開墾的土地,也有未開墾的土地。沒有開墾的土地一般都是荒草叢生,毒蛇猛獸經常出沒。當然,這樣的地方也成了獵人狩獵的最佳去處,同時也是貴族遊樂玩耍的場所,尤其是表演狩獵和徒手搏獅。

巴比倫人還將目光轉向了地下。他們在那裏挖到了油、銅、鉛、鐵、銀和金。斯特拉博宣稱他在美索不達米亞挖到了“石油精或水瀝青”。據說,有人向亞曆山大報告說他在巴比倫找到了一種會燃的水。亞曆山大憑借自己的常識,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但當他看到那種“水”點著時才恍然大悟,相信了自己的眼睛。

聰明的巴比倫人很早就學會了染色和刺繡技術。那時的紡織品的原料主要是棉花和羊毛。後來巴比倫人生產的布匹、呢絨經過商人之手轉運到希臘、羅馬,並在那裏受到廣泛的歡迎,並得到了很好的稱讚。在美索不達米亞,人們很早就知道使用機器了,如織布的布機及製陶的轉盤。巴比倫的建築材料主要是磚,這種轉是用黏土和稻草混合而成的。剛開始的時候,是經過太陽曬幹製成的,後來人們漸漸使用火烘烤的方法來製磚。自從使用烘烤技術之後,生產轉為一大行業。到了漢謨拉比時代,各行各業發展的速度都非常快。為了便於管理,出現了各種公會組織。

當時,社會通行的交通運輸工具是驢車。馬傳入後,由於交通工具的革新,巴比倫的商務由國內市場擴展到國際市場。這也為巴比倫累積了巨大的財富。為了更加廣泛的進行商業貿易,尼布甲尼撒知道隻有修築道路,才能加速經濟、貿易的往來。他曾對史官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你一定要寫下,是我把許多羊腸小徑改成大道的。”道路的擴展,大大方便了貿易的往來。更多的商隊湧進巴比倫市場,商品交易額迅速增多,巴比倫當時的商務之盛達到極點,其商務總額幾乎占了世界的一半,就連巴比倫郊區也都成為外國人的投資對象。一位波斯富翁給波斯王居魯士寫過這樣一封信:“這真的難以置信,我想這次我們這筆房地產,是沒有人能夠與我們抗衡的。它位於巴比倫郊區,交通非常便捷,即使是回來也不會大費周折。”

美索不達米亞疆域遼闊,政府管理起來非常費力,尤其是對經濟秩序的維持。由於地方上常有割據把持之事,而盜匪時常出沒,滋擾生事,讓貿易受到很大阻礙。除此之外,政府還加大納稅份額,且征收通行稅的關卡很多。巴比倫商貿之所以能繁盛,在很大程度上歸結為兩點,一是有安全寬廣的國道;二是水路暢通。幼發拉底河從波斯灣至底比斯的水路非常暢通,而且往來非常便捷。這兩點,都得歸功於尼布甲尼撒。尼布甲尼撒征服了阿拉伯及泰爾,開通了巴比倫東至印度、西至地中海的道路。不過,這種開通並不是很理想,因為海道之路充滿艱辛。當時雖然有大船,但是暗礁、未經測量的航線以及海盜的橫行,使許多商家常常遭受生命財產的損失。貨物起運,不知道會在哪裏會遇見盜匪。

巴比倫文明誕生在肥沃的兩河流域附近,但從其本質上來看,是屬於商業文明的。流傳下來的巴比倫文獻,大多也帶有濃厚的商業氣息。考古學家通過對古巴比倫買賣、借貸、契約、合夥、傭金、彙兌、遺贈、合同、期票、本票的細致研究,發現巴比倫的物質文明竟然達到了如此驚人的地步。時至今日,我們還可以從那些流傳下來的巴比倫作品中看到巴比倫人的生活是多麼豐富多彩。當然,在這繁榮的背後,是大量的奴隸在辛勤勞作。

從尼布甲尼撒時代起,就存在著許多奴隸,他們常常與買賣契約有著很大的聯係。當時奴隸的來源有三種:第一種是戰俘,在戰爭中被抓來的俘虜;第二種是由阿拉伯人擄掠而來的外邦人;最後一種是奴隸們所生的子女。男、女奴隸的價錢也不一樣。一個女奴隸大約值20—65美元;男奴隸,大約值50—100美元。奴隸除了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還要伺候主人。女奴隸更慘,不光有勞役,還要用身體為主人服務。在當時,有這樣的風尚,即如果一個女奴隸不能為主人生下很多孩子,那麼對於她來說反而是恥辱。奴隸所有的一切,都是屬於主人的。可以說,主人掌握著奴隸的生殺大權。逃出的奴隸,任何人不得收容;如果有人幫助捉回奴隸,會得到賞金。

奴隸也有服兵役及勞役的義務。如果奴隸生病了,主人有責任為他看病。對於年老體衰的奴隸,如果主人非常善良,就可以得到一份較為輕鬆的工作。如果主人同意,男奴隸是可以與自由女性結婚的。其子女,可以憑借母親的身份成為自由人,而不再是奴隸。法律規定,如果男奴隸與自由女性結婚的話,死後其財產的一半歸主人。當然,奴隸也可以從事工商業,但必須由主人出麵。他們把自己的所得,即部分利潤獻給主人。如果奴隸有錢的話,也可以為自己贖身。如果主人比較寬厚,奴隸也比較忠誠,奴隸說不定還會獲得自由。但這種情況並不是經常出現。由於奴隸的生育率非常高,甚至超過了自由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奴隸人口自然要高於自由人。這些奴隸終日在辛勤勞作,但也存在一個非常大的隱患,那就是隨時聯合起來,對付主人,或者是發動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