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鑫聽著這位叫西拉提的外星係觀察員不斷的訴說著今後的星係發展方式也知道了在三百年的援助時間裏麵,銀河係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在這三百年裏麵銀河係的科技發展隻要到了瓶頸就可以得到外星係觀察員的幫助突破瓶頸而快速的發展,但是在三百年後就想要得到科技資料隻可以去宇宙市場上去購買,在那裏的價格是援助時期的十倍,而且還不一定有人出售。然而要自己發展那就難很多了,每一方麵都要麵麵俱到,要不然就像一木桶,有塊木片短一節,那麼這木桶就不可以裝滿水,隻有把所有的木片都補到最長木片一樣長之後才可以更上一重樓。由此可以看見這有多難,有多複雜,說牽一發而動全身也不為過。所以在這三百年即將結束的最後時刻要爭取到最大的利益,換取最大限度的科技援助。
陳鑫在讀書的時候也知道了現在銀河係的發展方向主要是礦產和特殊人力發展。所謂的礦產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固態資源和非固態資源。固態資源一般是各種金屬礦產,而非固態資源一般是一些稀有氣體和液體資源。在一千三百多年前人類終於有了在太空自由航行的能力後,人類第一個征服的地方就是地球的天然衛星“月亮”。在月亮的北極上人類發現了不知名的冰塊,起初以為是在月亮上麵發現了水源,但是開采回來的疑似水源的冰塊在常態下既然還是沒有融化的表現,冰塊的溫度保持在零度一直不變化,不碰觸的話感覺不到冰冷。後來科學家們不斷的實驗發現,這冰塊的確是百分之百的水分子組成,但是內部的分子結構發生了變化,所以才產生了這神奇的效果。那固體水在達到九百八十度後才會破壞分子結構被瞬間汽化,於是月球北極成為了一個非固態資源點。雖然這水是固態的,但是其常態分子組成的水是液態的所以被劃分為非固態資源。
也是因為這資源的發現加快了地球後麵的星際進程,在很多高科技術上的散熱過程都不能了做到速散熱而限製了發展,就是因為這個發現使後來的超大型星際工具有了發展的可能。比如說在星際飛舟的外殼內部加上一層薄薄的固體水膜可以減少飛舟百分之四十五的重量,讓飛舟的航行地方更加的遙遠,才使得在開拓曆1025年第一次接觸到了係外高級生命體,也這樣開始了三百年的科技援助。現在過去了二百九十八年還有最後的兩年,在這最後兩年一定取得個好的成績讓全銀河係的人類取得了一個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