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緒論(二)(1 / 1)

第二節技術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

―、技術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技術經濟學是研究技術和經濟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發展變化規律性的科學,它是經濟科學的一個分支。

技術與經濟之間的關係是一種辨證關係。技術的應用受經濟條件的製約,它不僅取決於經濟上的需要,而且,取決於這種技術是否具備廣泛使用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包括與采用這種技術相適應的物質條件和經濟條件。這就是為什麼高新尖端技術並不一定能產生非常好的經濟效果,比較落後的技術不一定不能產生比較好的經濟效果的原因。一般地講,一種技術可能對一些國家或地區適用,對另一些國家和地區就不一定適用。因此,尋找適用技術就成為技術經濟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麵。所謂適用技術是指能夠和經濟條件很好地相互適應的技術,適用技術在生產中起積極作用,見效快、效果好。它可以是先進技術,也可以是中間技術或落後技術。對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來說,比較適用的技術以中間技術為多。

有必要特別說明的一點是,技術的先進與否是動態的。在當今社會,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選擇適用技術時必須用發展的眼光,戰略的眼光,掌握好技術發展的規律性,促進技術更好地為經濟建設服務。任何僵化的理論、方法都注定是要失敗的,

二、技術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技術經濟學是研究技術與經濟最佳組合,探尋技術的經濟效益問題的學科。因此:它的研究內容十分廣泛。可以說,所有技術實踐領域都存在技術經濟問題,因而都成為技術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從橫向上看,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都存在技術經濟問題,它們既有共性又有自身特性,共性導致技術經濟原理與方法的產生本書主要探討這方麵的問題),其特性導致各個部門技術經濟學的產生。如工業技術經濟學、農業技術經濟學、交通運輸技術經濟學、商業技術經濟學、科學技術經濟學、資源技術經濟學以及環境技術經濟學等不同的分支學科。

從縱向上看,技術經濟的研究內容是隨著學科的發展逐漸擴大的。它從解決實際的技術經濟問題出發,形成了技術經濟學的理論體係,從而把研究內容進一步擴大,解決更多的宏觀、中觀和微觀技術經濟問題。如此反複,形成螺旋式上升,從而擴大了技術經濟學的研究領域。目前,技術經濟學不僅研究理論和方法問題,也研究大量的實際問題;不僅研究微觀的技術經濟問題,也研究宏觀的技術經濟問題,不僅研究靜態的技術經濟問題,也研究動態技術經濟問題。歸納起來,技術經濟學主要研究以下二方麵的內容.

第一,技術方案(政策、措施)的經濟效益分析,度量、計算和評價理論與方法的研究,也就是研究技術的經濟效果問題。這方麵的研究主要是通過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和指標體係,選擇恰當的分析和評價方法來估算技術的經濟效果,並通過對已有不同方案的比較,選擇最有效的方案,從而使技術應用決策建立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之上。本書主要論述這一部分的內容。

第二,研究技術與經濟的必然聯係,選擇已有適用技術,科學地勾畫和創造出經濟效益盡可能好的行動方案。這方麵的研究主要是通過技術創新、對技術進行取舍和組合,使技術的組合效果達到最佳,以便獲得經濟增長。

所謂技術創新是指將科學技術用於生產和流通,並促使其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一係列活動過程。單純的創造發明不能構成技術創新,技術創新是通過科技開發、生產、流通和消費這樣4個環節來促進經濟增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