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領域,俗稱亞空間,作為艦娘核心力量,新人類對於擴張領域的研究從未中斷過。因為艦娘在施展這種特殊的唯心能力之時,會發生侵蝕現實的作用,就像在擴張領土一樣,所以被稱之為擴張領域。而對於新人類來說,擴張領域有點不科學,或許古人類會知道的更多,但是對於想在的新人類來說,想要完全理解這種生命的奇跡,還是有些困難的。
艦娘或者深海可以通過擴張領域的亞空間能量運用,從而形成所謂的‘克萊因力場’,實現將外界輸入的能量進行吸收或者轉移,甚至艦娘可以通過擴張領域來扭曲現實,達到攻擊、移動等幹涉現實的效果。除了這些之外,亞空間還擁有對事物進行強化、同化、分解、重組的性質,甚至,根據一些特殊艦種亞空間還會表現出其他形式的性質,譬如身為醫療艦的岱山島號,無論是醫治什麼生物,都是手到擒來。
而艦娘本身的實力,也關乎擴張領域的強弱,而擴張領域的強弱,取決於艦娘本身的練度、艦種,當然,還有戰艦之魂本身的戰績、知名度、地位、成就等,一般來說,在曆史上越是優秀、越是知名、戰績越是輝煌、成就越是高的艦船,擴張領域就越強大。
擴張領域對於艦娘的意義,完全不亞於靈魂對於人類的意義,而更重要的一點是,亞空間是與提督的精神網絡鏈接進行契約的核心,對於艦娘這種視提督為精神支柱的天真爛漫的生物來說,擴張領域與精神網絡的鏈接,完全就是補全自己的靈魂。嗯,深海都是折翼的天使呐。
關於擴張領域的研究,以艦娘為根基的新人類自然沒有任何吝嗇,甚至可以說是不留餘力,古人類其他的科技都是沒有什麼結果,但是關於擴張領域的研究,倒是發揚光大,一枝獨秀,比如現在的最新成果「亞空間索敵雷達」、「克萊因力場模擬裝置」、「侵蝕魚雷」等。所以說新人類的科技樹完全歪掉了。
而實際上在古人類真正滅絕的時間,是在大約七十年前,那位奠定新人類科技,點亮新人類的文明之火的最後一位古人類‘密歇根·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其終於忍受不了新世界的環境而死去的時候,在標誌著古人類的時代落下最終的帷幕。而在其以及古人類科學家留下的科研筆記之中,有不少是關於艦娘的擴張領域的研究的。
盡管對古人類的語言翻譯存在些技術問題,但是根據已經翻譯出來的信息來看,密歇根,或者說許多古人類的科學家都認為擴張領域是來自於艦娘們的‘原核’,也就是‘戰艦之魂’的,如此看來,艦娘應該是在新人類之前就已經出現了,古人類對於艦娘與深海的研究,絕對是十分深入的,甚至,古人類已經掌握了艦娘與深海這兩種破壞了地球秩序的生物的來源。
當然,這純屬是推測,並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這是真的,不過,根據古人類的文獻中的蛛絲馬跡,這還是很有可能的。
艦娘的名字都是來源於古人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種軍艦的命名,而在艦娘們不知道是真是假的記憶之中,也有相關的記憶片段,艦娘們為什麼會以人類的姿態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呢?以人類的審美觀與對性格的接受程度來說,艦娘們都是完美的,由此看來,艦娘乃至是深海都和人類有著不為所知的聯係。
擴張領域程度關乎艦娘的實力強弱,而想要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提高擴張領域的程度,從練度、強化等方麵下水自然是不可能,而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提高亞空間也不是沒有辦法,那就是艦魂覺醒與原核解放。
艦魂覺醒指的是百分百的開發戰艦之魂,完全繼承原核之內所記載的亞空間能力,這是第一種,還有另外一種艦魂覺醒,那就是現代化改裝,通過改造圖紙與改造核心,使艦娘獲得突飛猛進的進步,不過,第一種艦魂覺醒可遇不可求,如果能夠成功觸發的話,艦娘將成為覺醒艦,獲得亞空間能力,第二種則是需要足夠的練度、改造核心與改造圖紙,還需要大量的資源。
而所謂的原核解放,指的是通過原核之內的技術數據,艦娘利用亞空間進行納米物質重組成為召喚出艦體——也就是具象化戰艦之魂的能力,進行原核解放的艦娘無疑擁有規格外的戰鬥力,具象化出來的艦體所裝備的強製波動裝甲、超重力炮等黑科技武器都是極為強大的,在蕭遙帶領秋月進行原核解放出征的時候,實際上秋月號連一半的實力都沒有拿出來,既沒有發射超重力炮,也沒有展開戰鬥領域,當然,主要是因為資源不足的緣故,不然蕭遙早就讓秋月號大發神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