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由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和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湄洲媽祖文化研究中心、莆田市歸國華僑聯合會聯合出版的《清代媽祖檔案史料彙編》在湄洲島舉行發行儀式。該書收編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至光緒三十三年(1907)有關海神媽祖的檔案史料146件,主要選自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館藏內閣、軍機處、宮中、內務府等全宗。這些資料是第一次向世人公開,填補了媽祖文化研究資料在該領域的空白,為媽祖研究者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11月17日至19日,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前期準備工作座談會在湄洲媽祖祖廟舉行。來自海內外媽祖宮廟代表、媽祖文化研究專家等五百多人參加。
12月10日,以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籌備組為申請人,湄洲媽祖祖廟董事長林金榜、中華文化學院副院長蔡福金、天津民俗博物館館長蔡長奎、福建師大人類學研究所所長陳宜安、湄洲媽祖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蔣維錟為發起人向文化部遞交《籌備成立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申請書》,並附《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章程》(草案)和其他有關材料等。
12月19日,福建省文化廳向文化部發出《關於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籌備組開展的前期有關工作的複函》,告知福建省省內有影響、有知名度的媽祖文化機構和部分知名人士主動要求加入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籌備組。
2004年
1月7日,文化部向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籌備組發出《關於同意成立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的批複》,同意成立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並同意作為業務主管部門。
3月2日,原中央軍委副主席遲浩田視察湄洲島並題詞“中華美德,澤惠四海”。
6月18日,莆田市組織了79套161件媽祖文物赴台參加湄洲媽祖文物特展。這是近年來規模最大的媽祖文物赴台展出活動。展出曆時6個月,展品包括國家一級文物“明代設色星圖軸”、“明漆金透雕座燈”、“清代漆金透雕果盒”等。展出期間,來自台灣島內各地的數萬台灣民眾前往瞻仰、參觀,在台灣掀起了新一輪“媽祖熱”。
10月20日,國務委員陳至立為即將成立的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發來賀信。賀信首先祝賀協會在媽祖的故鄉、媽祖文化發源地湄洲島成立。陳至立認為協會作為我國首個全國性媽祖文化社團,成立後必將有利於進一步整合媽祖文化資源、聯係海內外炎黃子孫、擴大兩岸交流交往、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10月21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周鐵農視察湄洲島,並題詞“中華一統、民族大幸”。
10月21日至24日,湄洲媽祖金身首次巡安澳門,澳門各界人士上萬人在機場迎接湄洲媽祖金身,全國政協副主席馬萬祺、澳門特首何厚鏵等參加巡安活動。
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為即將成立的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發來賀信。賀信首先祝賀協會在媽祖的故鄉、媽祖文化發源地——湄洲島成立。賈慶林認為協會的成立為海內外媽祖文化機構及人員開展學術研究、進行聯誼交流、實現資源整合、促進文化認同,提供了重要平台。希望協會堅持辦會宗旨,抓住機遇,開拓進取,不斷提高文化品味,活躍學術氣氛,在弘揚傳統文化、擴大世界影響、團結中華兒女、促進海峽兩岸交流等方麵,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
10月31日,全國性媽祖文化社團——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在湄洲島隆重成立。文化部社團辦馬俊英代表文化部、民政部,宣讀同意籌備成立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的文件。會議表決通過章程和會徽,選舉張克輝為會長,林兆樞、林國良、林金榜、顏清標、蔡永常、蔡長奎為副會長,林金榜兼秘書長,決定聘請霍英東、馬萬祺、陳江和為名譽會長,黃瑞霖等31人為顧問,設立辦公室、學術部、聯絡部、慈善部。福建省和莆田市領導黃瑞霖、金能籌、葉家鬆、蘇昌培、黃文麟、袁錦貴、翁毅彪和國台辦交流局副局長賀之軍等到會祝賀。為協會成立題詞的有國家領導人李鐵映、何魯麗、許嘉璐、霍英東、馬萬祺、周鐵農、王漢斌、陳慕華、王文元和何厚鏵等。寄贈楹聯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各界人士398人、1158副對聯。協會成立標誌著媽祖現象正式納入文化的範疇。
11月1日,第六屆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在湄洲島隆重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張克輝宣布旅遊節開幕,並與福建省委副書記黃瑞霖一起為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揭牌。開幕式上,新加坡金鷹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江和向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捐資500萬元。
11月1日下午,由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福建省社科聯、湄洲媽祖文化研究中心主辦的首屆中華媽祖文化學術研討會在湄洲島舉行,這是繼1987年全國媽祖學術研討會和1990年媽祖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之後又一次研究盛會。
2005年
1月6日,中共莆田市委任命陳元為湄洲島黨工委書記。
1月7日,國家文化部向民政部發出《關於同意成立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的批複》。
1月,台灣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新黨主席鬱慕明、立法機構負責人王金平先後為湄洲媽祖祖廟題詞“神昭海表”、“聖德配天”、“風調雨順”、“恩被四海”。
1月,印度洋發生海嘯,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和湄洲媽祖祖廟踴躍捐資。
2月,除夕之夜,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首次出現“媽祖”的字眼,晚會上展示“品鐵觀音香飄兩岸,拜媽祖廟情係一家”的對聯。
2月,中央電視台第四套《海峽兩岸》欄目專題播出《媽祖情緣》。
2月,中央電視台第十一套播出京劇《媽祖》。
3月30日,彰化南瑤宮千人進香團到湄洲媽祖祖廟進香朝拜,並向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遞交了入會申請。
4月19日,台灣金門各界人士三百多人乘坐“東方之星”從金門直航湄洲島,朝拜湄洲媽祖祖廟。
4月20日,金門各界人士在天後廣場舉行大型祭拜活動並參加湄洲媽祖祖廟贈送媽祖石雕像給金門天後宮媽祖會儀式。
5月1日,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湄洲媽祖祖廟聯合舉辦以“海峽兩岸同謁媽祖,中華兒女共享平安”為主題的媽祖誕辰1045周年紀念活動。當天,舉行了媽祖祭祀大典、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成立賀聯頒獎儀式、《中華媽祖》雜誌創刊儀式、《媽祖研究資料目錄索引》首發式、新華網“媽祖在線”網站開通儀式和興化小吃品嚐會開幕。
7月8日,金門祥發航運公司所屬的“萬順輪”載著重達150噸由湄洲媽祖祖廟贈送的媽祖石雕像,帶著媽祖故鄉的深情厚誼從湄洲灣秀嶼港起航前往金門料羅港。這標誌著莆田與金門兩地首次直航。
9月7日,新黨主席鬱慕明一行到湄洲媽祖祖廟參觀朝拜,並題詞“風調雨順”。
10月11日,湄洲媽祖祖廟贈送金門媽祖石雕像在金門料羅灣媽祖公園舉行開光大典。
10月27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率領全國政協委員五十多人在福建省政協副主席黃瑞霖、葉家鬆和莆田市領導林國良、翁毅彪、陳文儒陪同下到湄洲島考察媽祖文化。
10月31日下午,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在湄洲島召開一屆會員大會暨一屆理事三次會議。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等出席會議。
11月1日,第七屆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在湄洲島開幕。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宣布開幕。
11月1日,中國楹聯學會會長孟繁錦為湄洲島榮膺“中國楹聯之鄉”授牌。下午,首屆湄洲媽祖·海峽論壇在湄洲島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海內外媽祖文化專家學者和兩岸知名士圍繞“媽祖文化與兩岸情緣”這一主題進行研討,湄洲媽祖·海峽論壇的創立,為兩岸間更深層次的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11月24日,由國家宗教局副局長蔣堅永為組長的中央統戰部、國台辦、國家宗教局聯合調研組一行到湄洲島調研媽祖文化,表示要繼續發揮媽祖文化的作用,在聯係海內外華人華僑和促進兩岸交流方麵作出新的貢獻。
11月25日,福建省省長黃小晶率省有關部門領導到湄洲島調研,並表示支持建設湄洲島橋隧結合通道。
12月下旬,台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分別為賢良港天後祖祠和位於闊口的白湖順濟廟分別題寫“護國庇民”、“宏仁善濟”的題詞。
2006年
1月12日至16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福建考察時指出:“……媽祖信仰等深深地紮根在台灣民眾的精神生活當中,福建要運用這一資源,在促進兩岸交流中更好地發揮作用。”新華社、《人民日報》和《福建日報》等作了報道。胡錦濤主席關注媽祖文化並提出希望和要求,為媽祖文化工作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張克輝先生指示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胡錦濤主席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把媽祖文化宣傳好、建設好、運用好,在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構建和諧社會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媽祖文化的積極作用。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組織《中華媽祖》雜誌社、《湄洲日報》以及部分媽祖文化專家學者、信眾代表傳達學習胡錦濤主席的重要講話精神,並就如何發揮媽祖文化資源優勢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構建和諧社會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等進行了深入研討。
2月10日,為了貫徹落實胡錦濤主席在福建考察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福建省委常委會、莆田市委常委擴大會議的傳達貫徹精神,結合《中華媽祖》雜誌社推出的“女性與媽祖文化”專題的組稿工作,《中華媽祖》雜誌社舉行“女企業家談媽祖文化新春座談會”。
3月17日,日本橫濱媽祖廟開光典禮,海內外的華僑華人代表及各界人士出席。中共湄洲島國家旅遊度假區工委書記陳元率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慶賀團應邀赴日本慶賀。
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韓啟德視察湄洲島並題詞:“媽祖文化,源遠流長”。
5月24日,湄洲島與金門縣有關方麵分別組團首次從海上直航互遊正式啟動,金門旅遊團共297人乘坐金門“東方之星”號客輪從金門直航湄洲島朝聖旅遊,並參加5月25日中央電視台“心連心”藝術團慰問演出活動,爾後經廈門口岸返回金門。莆田市旅遊團200人從湄洲島搭乘金門“東方之星”號客船前往金門旅遊觀光,在金門停留3天後從廈門口岸返莆。此次湄洲——金門旅遊首航,使莆田成為繼廈門、福州、泉州之後福建居民赴金馬旅遊的第四個口岸。
5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尉健行視察湄洲島。
5月25日,在張克輝會長等有關領導、有關部門的重視支持下,帶著對海峽兩岸媽祖文化交流工作的關注,中央電視台“心連心”藝術團首次以“兩岸情緣”為主題赴福建莆田湄洲島慰問演出。張克輝會長與國家、福建省、莆田市及有關部門領導,台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媽祖信眾及社會各界人士共一萬兩千多人觀看了演出。兩千多位台胞媽祖信眾也到現場觀看了演出,海內外新聞媒體對這次演出活動和媽祖文化作了廣泛的報道。此次演出,是央視“心連心”藝術團首次以“兩岸情緣”為主題的演出慰問活動。
5月25日,由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聯合主辦,以“媽祖文化交流與兩岸海上直航”為主題的第二屆湄洲媽祖·海峽論壇在湄洲島隆重舉行。出席論壇的有兩岸航運界代表、海內外媽祖文化機構代表以及新聞媒體記者等共兩百多人。
6月,湄洲媽祖祖廟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湄洲媽祖祭典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7月9日,中華媽祖文化文藝采風活動在天津天後宮正式起程,來自福建、廣東、天津、香港等地的二十多位媽祖文化專家學者,對環渤海灣地區的媽祖文化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文藝采風,並前往南京、上海、寧波、湖南芷江、山東煙台等地采風,研究當地的媽祖文化遺存,搜集媽祖文化資料。
7月20日,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秘書長蔣維錟先生從事媽祖學術研究30周年座談會在莆田學院舉行。座談會上,集中體現蔣先生30周年媽祖研究學術成果的論著《媽祖研究文集》舉行了首發儀式。
8月19日,首屆中華媽祖文化知識競賽福建賽區選拔賽在莆田市舉行,天後祖祠代表隊、莆田文峰宮代表隊、泉州晉江代表隊、龍岩長汀代表隊、寧德霞浦代表隊、三明代表隊、福建船政代表隊等7支代表隊21位選手參加比賽,莆田文峰宮代表隊榮獲第一名。各地媽祖文化機構、媽祖信眾三百多人現場觀摩了比賽,選拔賽期間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媽祖文化與企業發展座談會以及評議總結會,產生了較好的反響。香港《大公報》、《澳門日報》、東南電視台等二十多家媒體對這次活動作了專題報道。
9月5日,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湄洲媽祖祖廟董事長林金榜率領湄洲媽祖文化交流團應邀赴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與14家媽祖廟宇開展聯誼並舉行贈匾儀式活動,以大力傳播媽祖文化,進一步增進與海外信眾同胞聯誼。
9月8日,在廈門第十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召開期間,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向加拿大卑詩省坎伯蘭市市長貝茨·弗雷德特先生介紹媽祖和媽祖文化,引起他的極大興趣。第二天,他特地前往莆田湄洲媽祖祖廟恭請一尊媽祖神像,讓華僑華人祭拜媽祖並吸引投資開發煤炭資源。
9月19日,首屆中華媽祖文化知識競賽總決賽在天津市隆重舉行,來自福建、天津、廣東、山東、江蘇、台灣、新西蘭賽區和湄洲媽祖祖廟共8支代表24名選手參加了比賽,廣東代表隊榮獲一等獎,山東代表隊、江蘇代表隊榮獲二等獎,台灣代表隊榮獲三等獎,天津市有關領導、媽祖信眾,天津莆田商會、台灣部分信眾代表等觀看比賽。這次競賽活動運用知識競賽這一新的載體普及媽祖文化知識、傳播媽祖文化,創新了媽祖文化的傳播方式,促進了普及媽祖文化知識、傳播媽祖文化的熱潮在各地掀起。
9月20日上午,第三屆中國·天津媽祖文化旅遊節隆重開幕,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張克輝等出席開幕式,台灣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向組委會發來賀詞“德濟群生”,天津市委副書記、市長戴相龍在開幕式上致辭,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華人、華僑以及國內外客商友人、專家學者三千多人參加。
9月20日,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2006年年會在天津賓館隆重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張克輝及協會會員等三百多人出席會議。
9月21日,中華媽祖論壇在天津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媽祖文化專家學者五百餘人與會。
9月25日至28日,由台灣大甲鎮瀾宮發起台灣五十多家媽祖廟宇、四千三百多位台胞信眾與在大陸的兩千七百多位台胞信眾,組成七千多人強大陣容的2006年台灣媽祖聯誼會暨大甲鎮瀾宮湄洲謁祖進香團,經金廈航線直航來莆田,進行為期4天的謁祖進香之旅和民俗文化交流活動,這是迄今最大規模的兩岸媽祖文化交流盛事。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張克輝,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等會見了台灣五十多家媽祖廟宇的信眾代表。中央電視台等多家媒體實況轉播27日這一盛況。
10月17日上午,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隆重舉行媽祖閣奠基儀式。由協會組織興建的媽祖閣選址莆田市忠門半島媽祖城西側麒山之巔,與湄洲祖廟、港裏祖祠、媽祖城連成一體,將成為媽祖故裏的又一媽祖文化傳世景觀。
10月30至31日,由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和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莆田市人大、莆田市政協聯合主辦的第三屆閩台文化學術研討會在莆田舉行,來自閩台港澳兩岸四地的近百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研討會收到近一百篇論文,三十多位專家學者在會上作了專題發言。
10月31日,媽祖文化旅遊對接與合作意向書在第八屆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上簽訂。該意向書由中華兩岸旅行協會、台灣省旅行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台灣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台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高雄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高雄市觀光協會等台灣旅行界六大公會與福建省莆田市旅遊協會共同簽訂。下午,出席第三屆閩台文化研討會的專家學者發出聯合倡議:將中華媽祖文化列入國家申報“世遺”名錄,並指出,媽祖文化曆史悠久,內涵豐富,影響深遠,文化價值高,符合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時間性、空間性和文化性的定義。鑒於此,應將中華媽祖文化列入國家申報“世遺”名錄庫,專家學者們分別鄭重地在倡議書上簽名。
11月1日上午,由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聯合主辦的第八屆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在湄洲島隆重開幕。本屆旅遊節以“同謁媽祖,共享平安”為主題,活動內容包括湄洲媽祖祭典、廣場文藝演出、第三屆閩台文化學術研討會、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暨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授牌儀式以及海峽媽祖文化旅遊對接合作意向書簽訂儀式、海峽兩岸名特優商品展銷會、2006年中國·莆田旅遊營銷會、湄洲國際大酒店奠基儀式等。由中央電視台《曲苑雜壇》欄目組組織編排的《媽祖情緣》專題曲藝節目參與了大型廣場文藝表演。
11月1日,莆田市旅遊協會與中華兩岸旅行協會、台灣省旅行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台灣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台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高雄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高雄市觀光協會等台灣旅遊界六大公會,在湄洲島簽訂海峽媽祖旅遊對接與合作意見書。這是閩台兩地旅遊交流合作結出的又一新成果,進一步突出兩岸業界關注的“海峽旅遊”概念。
11月25日,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牽頭組織湄洲媽祖祖廟、賢良港天後祖祠、莆田文峰天後宮等,組成180名民俗文藝表演團隊前往廣東陸豐市進行媽祖文化交流活動。這是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成立以來首次組織的跨省媽祖文藝交流。在為期3天的交流活動中,由湄洲媽祖祖廟組成的女子車鼓隊、賢良港天後祖祠組成的高蹺隊、莆田文峰天後宮組成的蓮花燈隊和腰鼓隊,與陸豐碣石烏坭天後宮組織的舞獅隊、舞龍隊、麒麟隊、魚燈隊等二十多支民間文藝隊伍舉行了盛大的媽祖文化踩街活動。莆田市的民俗文藝隊還在陸豐市區、福山天後宮進行了文藝表演活動。
12月,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複蒞臨湄洲島視察。
2007年
1月8日,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學習貫徹福建省黨代會、莆田市黨代會精神。媽祖文化不僅寫進了莆田市黨代會的工作報告,而且寫進了福建省黨代會的工作報告,體現了福建省委、莆田市委對媽祖文化交流工作的高度重視。
1月22日,在福建福州舉行的莆田籍省政協港澳委員招待會上,港澳委員們踴躍為媽祖閣捐資460萬元。
2月15日,中華媽祖文化研究院舉行奠基儀式。研究院位於福建省莆田市區東岩山西北側,學園路東南側,坐落於東岩山古文化廣場中,與東岩山文化公園連成一體,占地14.5畝,總建築麵積4282平方米,由三座仿古樓房組成,主樓仿莆田宋代古譙樓格式。
2月25日,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舉行迎春座談會。與會企業家慷慨解囊,踴躍捐資1488萬元支持媽祖閣和中華媽祖文化研究院建設。春節期間,湄洲媽祖祖廟收到現任台灣立法機構負責人王金平題寫的“恩被四海”墨寶。
3月16日,由莆田市北京商會組織召開的迎北京·莆田經貿活動周部分在京莆籍企業家座談會上,在京莆籍企業家共捐資1139萬元支持家鄉的媽祖文化事業建設。
4月6日至7日,台灣金門“金星”號客輪共運載468位媽祖信眾直航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這是繼金門2002年5月8日“太武”號、2006年5月24日“東方之星”號之後,又一客輪直航湄洲島。這個以兩岸媽祖文化交流為主題的閩台“第三直航點”運行順利,推動了湄洲——金門直航常態化的進程。
4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國務院原總理朱鎔基視察湄洲島。
4月8日,由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和台灣台中縣文化局、台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聯合主辦,曆時兩個多月的“冠袍錦繡——董振雄兩岸媽祖文物收藏展”圓滿落幕。
4月16日,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報《媽祖之聲》創辦。其辦報宗旨是“傳達會員信息,交流經驗做法,增進相互了解,促進和諧共榮”。
4月20日晚,由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台灣台中縣文化建設基金會、東森媒體集團主辦的《媽祖之光·相約東南》大型電視綜藝晚會,在台中縣大甲鎮露天體育場隆重舉行。兩岸藝人同台演出,共同演繹媽祖精神,在海峽兩岸引起轟動。
5月,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協助拍攝的六集戲曲電視劇《媽祖》,在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黃金時段播出。
5月9日(農曆三月廿三),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和“中國航海日”活動組委會隆重舉行媽祖誕辰1047周年、湄洲媽祖金身巡遊台灣10周年暨“中國航海日”紀念活動,海內外媽祖信眾近萬人齊聚湄洲,參加盛會。活動期間舉行的媽祖金身全島(湄洲島)繞境巡安活動。
5月15日,五百多名台灣馬祖島鄉親乘坐5000噸級“台馬”號客輪直航湄洲島,開辟了馬祖至湄洲朝聖旅遊新通道。
5月17日至20日,巨幅玉石鑲嵌作品《媽祖》在廣東深圳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上首次隆重展出,作品獲得中國工藝美術特別金獎。
5月26日,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張克輝深入福建莆田媽祖閣建設現場調研,詳細了解媽祖閣的規劃和建設情況。
5月26日下午,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張克輝在福建莆田會見前來參加首屆莆台媽祖文化活動周的台灣聲五洲掌中劇團一行。張克輝說,“布袋戲”源於福建泉州和漳州一帶,是台灣民眾喜愛又富有地方特色的一個戲種。兩岸民俗文化相互傳承交融,是兩岸割不斷的血緣聯係。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十分重要,通過文化交流能更好地促進兩岸民間的往來,帶動兩岸的經濟社會發展。
5月27日至31日,由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台灣媽祖聯誼會等聯合主辦的首屆莆台媽祖文化活動周在福建莆田隆重舉行並獲得圓滿成功。活動內容包括:民俗文藝踩街、攝影大獎賽、百隊“十音八樂”大彙奏、百場木偶戲大會演、媽祖情緣專場文藝晚會、文峰宮媽祖祭典“三獻禮”儀式、媽祖貢品供展、傳頌媽祖文化書畫作品展、媽祖文化畫廊展示、媽祖城規劃展示、紀念湄洲媽祖金身巡台10周年座談會和媽祖文化傳播經驗交流會等12項。新華社、中新社、福建日報、東南衛視、大公報、台灣東森電視台等二十多家境內外媒體參加了報道。
5月27日,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和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等聯合向海內外發出《捐鑄媽祖金像,永享平安吉祥》倡議書,正式啟動“媽祖金像工程”。該工程擬鑄造一尊高3.23米、重323公斤的純金媽祖神像,安奉在湄洲媽祖祖廟順濟殿,作為祖廟的鎮廟之寶和媽祖文化的一大傳世景觀,供廣大信眾和遊客朝拜、觀賞。
5月29日,紀念湄洲媽祖金身巡台十周年座談會在福建莆田舉行。
5月29日,媽祖文化傳播經驗交流會在福建莆田召開,八家媽祖文化機構負責人在會上作了交流發言,對提升媽祖文化傳播檔次極具借鑒意義。
5月31日晚,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播報了首屆莆台媽祖文化活動周盛況。
6月18日,中國楹聯學會和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聯合開展向海內外有獎征集以“弘揚中華媽祖文化,營造媽祖文化景觀”為主題的楹聯和辭賦活動。
6月25日,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在福建莆田麒山建設工地舉行媽祖閣封頂儀式。
7月11日,由中國航海日活動組委會主辦,山東省青島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07年中國航海日慶祝大會隆重舉行。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林國良代表協會向中國航海日活動組委會贈送媽祖聖像,這尊媽祖聖像將由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永久珍藏。
8月4日至5日,馬來西亞天後宮總會及雪隆海南會館天後宮在首都吉隆坡舉辦以“傳承媽祖文化,發揚媽祖精神”為主題的媽祖文化旅遊節。
9月19日下午,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第一屆會員大會第四次會議暨第一屆理事會第五次會議在山東長島召開,海內外三百多名協會成員參加會議。
10月30日至31日,由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共同主辦,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歸國華僑聯合會共同承辦的第三屆湄洲媽祖·海峽論壇在福建莆田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張克輝發來賀信,中國僑聯主席林兆樞以及福建省、莆田市有關領導出席開幕式。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一百多名媽祖文化專家、學者和僑領,圍繞“媽祖文化與華人華僑”主題,進行了研討交流。
10月31日,《媽祖文獻史料彙編(第一輯)》首發式在福建莆田湄洲島舉行。
10月30日至11月2日,第九屆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在福建莆田舉行。本屆旅遊節圍繞“同謁媽祖,共享平安”主題,活動內容包括“媽祖情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戲曲曲藝精品演出、媽祖金像捐贈儀式、媽祖祭祀大典、主題文藝演出等四項文化展示活動,開幕式、海峽兩岸媽祖旅遊合作組織聯誼會、第三屆湄洲媽祖·海峽論壇等三大聯誼交流載體,以及海峽兩岸媽祖旅遊紀念品設計大賽、中國生態道德湄洲島教育基地授牌儀式、項目竣工典禮等。
11月1日,第九屆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在福建莆田湄洲媽祖祖廟隆重開幕,海內外媽祖信眾等一萬多人出席開幕式,舉行了以“媽祖情緣”為主題的央視《激情廣場大家唱》廣場文藝演出。
11月1日,媽祖金像捐贈啟動儀式在福建莆田湄洲媽祖祖廟舉行。當日,媽祖信眾認捐總額達1095.5566萬元。
11月1日,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湄洲島示範基地授牌儀式舉行,莆田湄洲島成為中國第一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基地。
11月11日,由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組織的為期9天的“華東地區媽祖文化采風活動”圓滿結束。采風活動自福建莆田出發,先後對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地媽祖宮廟進行了認真考察。
2008年
1月,由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和中國楹聯學會主辦,向海內外有獎征集以“弘揚中華媽祖文化,營造媽祖文化景觀”為主題的楹聯和辭賦活動揭曉。活動共收到作品10062件,其中辭賦作品211件。
2月1日,首屆“福建十大名片”評選揭曉,海上女神媽祖名列其中,成為福建人心目中的形象代表。
3月,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常務理事許金和等十多位全國人大代表聯名向全國人大提交了《關於推動福建湄洲媽祖朝拜包機的建議》。
4月初,由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編纂的《媽祖聖閣聯天下》一書出版。該書收錄了媽祖閣(含媽祖文化研究院)海內外征聯作品以及特約對聯作品936副。
4月3日至13日,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林國良率領由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湄洲媽祖祖廟、賢良港天後祖祠等組成的媽祖文化交流百人參訪團,應邀赴台灣參加媽祖文化論壇、觀摩大甲媽祖繞境活動、訪問各媽祖宮廟,並組織湄洲媽祖祖廟參與協辦在台中、台南舉行的《媽祖之光》大型電視綜藝晚會。
4月4日至5日,2008台灣媽祖文化論壇在台中大甲鎮瀾宮文化大樓舉行,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首次組織湄洲媽祖祖廟入島與台灣大甲鎮瀾宮聯合舉辦“台灣媽祖文化論壇”。
4月4日、6日晚,《2008媽祖之光》大型電視綜藝晚會分別在台灣台中大甲鎮體育場和台南市政府廣場舉辦。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至此已連續三年在台灣島內成功舉辦大型電視綜藝晚會,並打造出《媽祖之光》這一獨特的品牌。
4月22日,《人民日報》刊發《研究媽祖文化,傳承傳統美德》一文。該文專訪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顧問、中國生態道德教育促進會會長陳壽朋教授。
4月27日,福建南靖梅林鎮舉辦首屆土樓媽祖文化節。
4月28日,首屆海峽兩岸媽祖茶文化藝術節在福建漳平永福鎮舉行。
4月28日,福建莆田隆重舉行媽祖閣開閣典禮。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張克輝,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袁錦貴,莆田市委書記楊根生為媽祖閣揭匾。媽祖閣坐落於莆田市湄洲灣北岸山亭鄉山柄村麒山,閣高4層32.3米,總建築麵積2685平方米,基座麵積1568平方米,總造價3500萬元,各界人士捐款2955萬元。
5月3日,北京奧運會聖火途經澳門媽閣廟。來自奧林匹亞的聖火與媽閣廟的香火相遇,以最具代表性的本土文化迎接奧運聖火的方式,展示其中西文化薈萃的特性。
5月5日,莆田市委書記楊根生履任後首次到湄洲島調研,提出湄洲島要積極爭取將媽祖文化申報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多次批示莆田市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全力支持湄洲島申遺工作,並在市委全委會等重要會議上提出要將其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加以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