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父母:培養好孩子的6大關鍵03(1 / 1)

二女兒在倫敦自食其力,我們問她是否需要在生活上給予支援,她說不必。

她渴望融入英國主流文化,深入英國社會,所以她學習十分努力。

這讓我們感到很欣慰。

她倆至今都在堅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為結果負責,做到了享受自己享受一切我很高興能為本書寫序,希望江潔這位中國家庭文化的普及與傳播者能使每一個家庭更好,每個孩子更快樂,更自在地享受人生。

自 序 孩子成就父母的幸福

養育孩子是父母的終身事業。如果父母用心陪伴孩子成長,孩子將會受益一生走過人生數十載,曆數生活中的幸福,事業有成、夢想成真固然能給我們帶來快樂,但這些終究是過往雲煙。

生命中最珍貴的,是家庭給我們的幸福,是孩子們的快樂成長在朋友眼中,我是一個特別不安於現狀,也特別愛折騰的人。

我於 1999年加入中國平安,2001年因為能力強、機遇好,成為中國平安最年輕的支公司總經理,擁有了同齡人眼中比較好的職業和收入2005年我被調到合肥,2006年又回到黃山籌建新公司,沒想到創造了一個奇跡—成為“泰康人壽全國第一總監”但孩子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為了孩子,我先後做出了兩次重大抉擇:第一次是 2011年的 5月,為了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我放棄了黃山的安逸生活,將全家遷到北京到了北京之後,我的最大感受是:北京是一個資源多,平台大信息量、學習資源異常豐富的地方。

我參加了北大、清華的總裁班參加了各種名流俱樂部。

在同商業名流、學術名家交往的過程中,我11感受到了健康向上的力量,我的生活綻放出更美的光彩第二次是希望有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度過成長關鍵期,我放棄了專注 15年的保險行業,潛心從事父母教育研究和傳播,希望用自己的領悟和影響力去引領更多的父母關注家庭教育在剛來北京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我參加了很多家庭教育研討會也接觸了很多優秀的媽媽,其中很多人都是有海外留學經曆或海外工作經曆的“高知”。

在同她們的交流學習過程中,我開闊了視野,獲得了很多成長比如,剛到北京時,我以為教育孩子就是給她找最好的學校、最好的老師,給她報最貴的興趣班。

我甚至還決定,如果我再忙一點的話,就直接給孩子找一個好的家教。

後來經過一場場的研討會,以及和很多父母的交流,我發現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了很多心力,我這才意識到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事情,父母也很重要。

於是我認真學習家庭教育知識,並在與孩子的互動交流中不斷地實踐。

後來我發現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自己也獲得了很多成長。

於是我產生了做父母教育的想法。

我覺得自己做父母教育有兩個優勢:第一,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我打心眼裏熱愛教育,希望學有所成,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受益者;第二,我有 15年職業經理人生涯,知道如何運轉一個公司。

於是我決定做父母教育,希望能成就自己,也把父母教育的理念傳播出去,做一些有社會價值的事情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

父母不僅要成為合格的職業人,還要肩負起育兒的使命,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但現實是,家庭、事業失衡現象比比皆是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基礎,是國民素質的源頭。

今天的父母給12予孩子什麼樣的教育,明天,家庭、社會、國家和民族便會收獲什麼樣的未來。

所以我希望通過父母教育的普及與推廣,幫助父母達到減壓增智、家業平衡、幸福圓滿的目的家庭是一所學校,家庭教育有著自身獨特的方式。

它通過家庭環境氛圍及父母的言論、行為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無形中塑造著孩子的人格、品德與基本素質,所以父母教育是一項非常有社會意義和社會價值的事許多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觸,那就是現在的父母實在難當。

在事業和家庭之間忙忙碌碌,往往什麼都沒做好。

由於父母和孩子缺乏良好的溝通,兩代人之間往往有隔閡,甚至形成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