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來,陝西省關中地區的漢語方言引起了海內外方言學家的廣泛注意。這個地區具有特殊重要的曆史和人文地位,是研究漢語方言互相接觸,互相交流,進而研究方言發展演變的一個典型地帶。孫立新先生是關中人,傾注心力於關中方言多年,著有多種論著。現在讀者看到的《關中方言代詞研究》,是其中最新的一種。研究方言很需要區域性的全麵比較和描寫,它可以展示多種相鄰或相近方言的共性和特性。但從某種意義上說,更需要區域性的專題研究,它可以使研究更加深入,討論更加集中深刻。這是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和理論意義的。很顯然,《關中方言代詞研究》是一種專題性的研究,是值得讀者一讀的。
我有幸成為該書稿最早的讀者之一。我認為本書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一,結構布局合理得當。如該書第一章“概述”部分是關中方言區以及關中方言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的概況;第二三四章依次是對關中方言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一係列特點的記錄描寫和深入討論。由於第一章詳細列舉了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的基本詞形和讀音等,所以,第二三四章主要討論這些代詞的用法等問題。在第五章裏,作者專門對10個最能反映整個關中地區方言特點的代詞語法例句進行了比較描寫和討論,這在同類著作中可能是不多見的。第六章是關中方言代詞與漢語其他方言代詞比較研究的內容,全章根據關中方言的特點,把研究討論的視覺主要放在“我你他”單複數的比較以及表示處所指示代詞的比較上。
二,能夠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代詞是一個封閉性的詞類係統,但其在方言中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卻給人以十分深刻的印象。研究區域性的方言代詞,是不容易做好的。《關中方言代詞研究》根據關中方言代詞的特點,突出了研究重點,突破了某些研究難點。例如,作者把第二章“人稱代詞”、第三章“指示代詞”作為重點來進行盡可能深入的研究討論。其中,第二章的重點包括對“我”字的討論,“我你他”單複數相關語法例句的比較,“人家”的合音及其用法等。第三章的重點有基本指示代詞的讀音及構詞匹配等問題,有對遠指代詞層次問題的研究討論。作者對關中方言表示處所的指示代詞的研究討論尤其深入細致,用“層次理論”解釋遠指代詞的分類,具有漢語方言指示代詞研究的普遍價值,是有一定獨創性的。作者還把第五六章作為重點進行記錄描寫和研究討論,第六章在將關中方言代詞與漢語其他方言代詞進行比較的時候,注意漢語方言代詞之間共性的研究討論。李榮先生1965年提出了第三人稱代詞單數的“感染”問題,這是一個重要的啟示。本書作者據此列舉了全國各地方言大量的有關“感染”的材料,並與關中方言進行仔細的對比,這在語言類型學的研究方麵無疑是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的。作者還以比較大的篇幅,對其他學者牽涉遠指層次問題的成果進行分析討論,以支持自己和其他學者關於遠指代詞不能三分或多分、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分為若幹層次的觀點。在突破難點方麵,作者在研究討論“人家”合音形式的語法語義特點、第三人稱指稱形式的類型、表示處所的遠指代詞的層次、疑問代詞“誰、啥、咋”的重疊等問題上,的確是匠心獨運的。例如“人家”的合音形式在關中方言區中部的涇陽、三原、高陵、富平一帶使用頻率很高,常常取代第三人稱單數“他”,在關中方言區東部渭南、大荔、韓城等地使用頻率比較高,而在西安、鹹陽、戶縣及其以西的使用頻率比較低,寶雞一帶更低;涇陽等處“人家”的合音形式在語義上沒有感情疏遠的意味,而戶縣、寶雞等地有感情疏遠的意味。對於這些現象,作者都給以特別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