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李廣太、王曉軍、王宏琳、田敏、王雲霞:《山西省村莊生態園林建設初探》,《山西林業科技》,1998年12月第4期。
224.徐佩華:《關於旅遊產業化發展的思考》,《企業經濟》,2004年第7期,總第287期。
225唐智勇:《旅遊產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宏觀經濟管理》,2003年第9期。
226.張旭東:《走創新的路子加快旅遊產業化的進程》,《樂山旅遊》,2004年1月。
227.王琪佶:《加快江西旅遊產業化進程》,《老區建設》,2003年11月。
228.田釗平、胡丹:《試論我國旅遊產業化的戰略選擇》,《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增刊。
229.王靜:《政府職能創新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上海農村經濟》,2003年第2期。
230.向森、王建軍:《政府行為在三農問題上的新思路》,《社會科學論壇》,2005年1期。
231.張青:《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國際經驗借鑒——以韓國新村運動為例》,《社會主義研究》,2005年第5期。
232.柯柄生:《關於新農村建設中政府職能的思考》,《農村金融研究》,2006年第6期。
233.張玉梅:《堅持以人為本,促進農民增收的政府行為思考》,《探求》,2004年第6期,新90期,總153期。
234.汪盛玉:《以農為本:貫徹“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的當前路徑》,《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2月,第27卷,第1期。
235郭曉鳴、杜偉、徐薇、黃善明:《當前農村政府職能與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與解決思路》,《開發研究》,2005年4月。
236.薛慶林,崔和瑞:《基於農業信息化理論的農業現代化研究》,《中國農機化》,2005年。
237.周韜:《提高農民素質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甘肅農業》,2005年第6期,總第227期。
238.郭冰陽:《論現階段中國農業現代化內涵》,《經濟師》,2005年第7期。
239.倪阿鳳:《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步伐促進農村城市化進程》,《工作研究》,2005年第2期。
240.李林傑、郭彥鋒:《進一步完善我國農業現代化評價指標體係的構想》,《統計教育》,2005年第8期。
241.吳榮、陳怡鬆:《對農業現代化不同道路的思考》,《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9月,第22卷,第3期。
242.吳敬璉:《中國政府在市場經濟轉型中的作用》,《河北學刊》,2004(4)。
243.秦國民:《政府職能轉變的動因與服務型政府構建》,《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1)
244.鄒小蓉、藍光喜:《城市化:統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根本出路》,《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
245吳毅:《村民自治的成長:國家進入與社區內生-對全國村民自治示範第一村及所在縣的個案分析》,載《政治學研究》,1998年第3期。
246.張磊:《村務監督與村民自治——浙江省武義縣村務監督委員會的個案研究》,載《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6年第3期。
247.曾業鬆:《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幾個理論問題》,《中共珠海市委黨校珠海市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
248.梁華林:《解讀2006年中央一號文件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06第6期。
249.鄧蓉敬:《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觀點綜述》,《資料通訊》,2006年第3期。
250.鄭新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重大深遠意義》,《中國經濟時報》,2005年11月28日。
251.曾業鬆:《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幾個理論問題》,《中共珠海市委黨校珠海市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
252.李豔花:《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諸問題的思考》,《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6第2期。
253.魏書傑:《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