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無求則無敵,無敵則心安(2)(1 / 3)

四粗:在一些遊客身上,看不到對他人起碼的尊重及禮儀。如問完路沒有一句“謝謝”就揚長而去。

五俗:一些遊客將家鄉習以為常但難與國際接軌的行為舉止帶出國門,比如在豪華酒樓赴宴,竟脫了鞋赤腳擱在椅子上,或盤腿而坐。

六窘:衣著不整為不雅,衣著光鮮卻舉止不適當,同樣令人尷尬。如有的人西裝革履蹲在街頭,有些人身穿睡衣在入住酒店的房間串門,引起其他旅客誤解。

七潑:一些遊客在遇到糾紛的時候,顯得火氣特別大,碰到不順心的事,不是粗言惡語就是拳腳相加。

最後,有一個令人受益匪淺的真實例子:

一天,列寧去理發。一進理發室看有幾個人等著,就坐到了隊伍的末尾。理發員認出了他,招呼道:“同誌們!這是列寧同誌。他日理萬機,能否請他先理?”大家沒有二話都表示同意,但列寧馬上製止,說:“不行!還是按先後順序。我的時間寶貴,別人的時間不也寶貴嗎?我先理了,別人就要多等了。”

佛趣軼事

女醫生是賽馬轉世

一佛學院的長老發現,有一位女醫生,是賽馬轉世。我們知道做醫生收入是相當豐厚,可是這位醫生她總是入不敷出,錢老實不夠用,把錢都花在哪兒呢?原來都花在馬匹身上。她很愛馬,給馬買名貴漂亮的裝飾品,馬鞍、馬蹄的蹄子等等。所以她自己都沒有辦法控製自己,花費在馬匹身上。她自己很煩惱,後來因為因緣際會機緣巧合她來到了一座寺廟,結識了慧空長老,長老建議她通過催眠來查找本源治療,結果發現這位女醫生原來前生就是一匹馬,而且還是一匹賽馬,所以難怪這個女醫生,她這一生這麼愛馬,搞到她自己收入這麼豐厚,結果錢還是不夠用,愛馬比愛自己還要愛,而且都是給馬裝上很漂亮的衣裝,都是前生自己做的這個賽馬習氣遺留下來的。

寬容並拯救仇人,是最高尚的事情

從前有一個富翁,他有三個兒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時候,富翁決定把自己的財產全部留給三個兒子中的一個。可是,到底要把財產留給哪一個兒子呢?

富翁請醒世大師幫忙拿個主意。於是,醒世大師想出了一辦法:他要富翁的三個兒子都花一年時間去遊曆世界,回來之後看誰做到了最高尚的事情,誰就是財產的繼承者。

一年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三個兒子陸續回到家中,醒世大師要三個人都講一講自己的經曆。

大兒子得意地說:“我在遊曆世界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把一袋金幣交給我保管,可是那個人卻意外去世了,我就把那袋金幣原封不動地交還給了他的家人。”

二兒子自信地說:“當我旅行到一個貧窮落後的村落時,看到一個可憐的小乞丐不幸掉到湖裏了,我立即跳下馬,從河裏把他救了起來,並留給他一筆錢。”

三兒子猶豫地說:“我,我沒有遇到兩個哥哥碰到的那種事,在我旅行的時候遇到了一個人,他很想得到我的錢袋,一路上千方百計地害我,我差點死在他手上。可是有一天我經過懸崖邊,看到那個人正在懸崖邊的一棵樹下睡覺,當時我隻要抬一抬腳就可以輕鬆地把他踢到懸崖下,我想了想,覺得不能這麼做,正打算走,又擔心他一翻身掉下懸崖,就叫醒了他,然後繼續趕路了。這實在算不了什麼有意義的經曆。”

富翁請醒世大師點評。

醒世大師點了點頭,說道:“誠實、見義勇為都是一個人應有的品質,稱不上是高尚。有機會報仇卻放棄,反而幫助自己的仇人脫離危險的寬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我建議您把全部財產交給老三。”

佛在心中

佛說:“非關因果方為善,不計科名始讀書。”恩將仇報的人和事是屢見不鮮的;有機會報仇卻放棄,反而幫助自己的仇人脫離危險的人和事並不多見。但隻有這麼寬容和豁達的人,才堪稱品德高尚,才能享受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間世態】

瘋狂的心態

在某市聖誕節這天,一個都市白領黃某因對公司領導心懷不滿,在未能得到晉升的職位之後,投毒殺害了該公司的一位領導和得到晉升的那位職員,之後跳樓自盡。據其他職員反映黃某平素就是個“睚眥必報”的人,但因為隻是同事接觸的很膚淺,也不覺得有什麼異常反應。但就因為他狹窄的心胸容納不了別人升職,而自己沒有得到這個機會,所以他憎恨得到了晉升的同事和領導的“不公平”。僅僅因為工作中常見的晉升問題,黃某的心態漸漸瘋狂起來,一場毀滅性的災難就這樣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