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華夏民族在大溶合中育成(2)(1 / 3)

在這種不平等的民族關係的製約下,平王東遷之前西周的曆史,是一部充滿民族鬥爭的曆史。周初,周民族與商民族之間的鬥爭成為西周民族鬥爭的主旋律。周“克商”後,雖然封商紂之子武庚續殷祀,但武庚卻利用周民族內部的矜持,勾結監視他的管叔、蔡叔,發動了反周戰爭。武庚之亂平服後,周公即將“殷頑民”分遷於宋、衛和成周三地。而西周東部地區商民族的反周鬥爭持續的年代更長久,《禮記·檀弓》說:“太公封於營丘,北及五世,皆反葬於周。”可見周、商二族的鬥爭不僅鬧得薑太公的子孫五世不得安寧,還逼得他們不得不把死者送回“周原”去埋葬。這種鬥爭起碼繼續了一、二個世紀,起到春秋時期,仍殘存著商民族所建立的譚、蕭等國。與此同時,周民族與東夷、淮夷;與楚;與鬼方、犬戎等都進行了長期的鬥爭。東夷的薄姑和奄都參加過武庚之亂,曆時三年才被周公征服。封於魯的伯禽與淮夷、徐戎有過激烈的戰爭,有時甚至對魯國造成嚴重的威脅,使得魯國連國都的東門都不也開。周穆王時,其強徙一部分犬戎於太原,而淮夷中徐方的徐偃王卻起兵反周,一直打到黃河邊。起到周厲王時,仍出現“淮夷入寇”。遲至周宣王時,還有北方的狁逼迫周都之事。

所有這些,都表明西周之時各民族之間分明的界限,森嚴的壁壘。周王朝確實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第二節民族大溶合潮流的湧起)

春秋時期是中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一個大分化、大混戰的曆史轉折時期。這時,不僅社會政治、經濟以及文化、思想上發生了一係列深刻的變革,而且在民族關係上也出現了民族溶合的新局麵,中國曆史上波瀾壯闊的民族大溶合的潮流在中華大地上湧起。

一、夏、商、周三族溶合的浪潮

風雲漸變,西周時民族界限分明,壁壘森嚴的形勢,在春秋時逐步被打破。進入春秋後期,由於鐵器的推廣使用,生產力水平大大提高,各族和各諸侯國之間的政治、經濟發生了新的不平衡。這時,在西周延續了2個多世紀的激烈、複雜的民族鬥爭已趨向緩和,民族大溶合的浪潮首先在夏、商、周三族之間興起。

晉惠公作“州兵”是一例。周襄王7年(公元前645年),秦晉之戰中,晉惠公做了秦的俘虜。晉人為加強軍事力量以雪恥而作“州兵”,打破了西周以來武裝部隊主要由被稱為“國人”的周民族和效忠於周王朝的商貴族編成的規定。周製“王國百裏為郊,二百裏為州,三百裏為野”各諸侯國也大致如此。居“州”之人本是被周民族征服的“庶人”,其地位與居都、邑內的“國人”(自由民)不同,沒有服兵役的政治權利。作“州兵”後,情況就變了,被征服的“庶人”就與“國人”一同正式服兵役。這樣,“州兵”的建立,不僅說明“國”與“州”對立的逐漸消除,夏、商、周三族的雜居越來越厲害,也說明征服者周民族與被征服者夏民族、商民族、“懷姓九宗”等之間的鴻溝也逐漸得以填平,民族間互相敵視的心理也越來越淡薄,所以,我們可以認為作“州兵”是晉國內夏、商、周三族溶合為一的一個標誌。

宋桓公迎衛文公又是一例。周惠王十七年(公元前660年),當狄人滅衛時,不僅周民族的齊,鄭諸國出兵援助,連商民族的宋桓公也奔走相救。其在狄人未退的緊張狀況中,乘夜迎接渡河而來的衛文公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衛文公的妹妹為宋桓公的夫人,兩族早已聯姻。可見周、商二族之間的民族隔閡沒有了,民族間的界限也泯滅了。

孔子被周民族統治者稱為“尼父”也是一例。孔子先祖是宋國人,即是商民族人,孔子也從不諱言自己是商民族人。孔子死後,周民族的統治者魯哀公卻寫了一篇誄文來追掉他。誄文又說:“天不遺耆老,莫予位焉!嗚呼哀哉,尼父!”你看,商民族的孔子被美稱為“尼父”;其死後竟使周民族的魯哀公感到了如此的悲哀,心裏素質何其一致!這哪裏還有什麼民族的隔閡?又哪裏還有什麼民族的界限?

秦晉聯姻更是春秋時期夏、商、周三族溶合基本完成的標誌。大家知道,西周分封諸侯是,晉開國君王是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是周民族人;而秦則是非周民族人。《史記·秦本紀》載秦的先祖“蜚廉生惡來。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紂。”秦晉聯姻混血,表明夏、商、周三族之間的民族界限完全被打破了。因而“秦晉”二字,成了中國古代婚姻關係的代名詞。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夏、商、周三族舉例的浪潮逐漸發展成春秋時期民族大溶合的主流。

二、民族溶合的浪潮向夷、蠻、戎、狄的波及和擴展

風雲再起夏、商、周三族以及楚、越二族與夷、蠻、戎、狄諸人們共同體的分布呈交錯狀態,所以春秋時期率先在夏、商、周三族之間湧起的民族大溶合的浪潮,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和擴展到夷、蠻、戎、狄之間。

這個情況首先突出表現在各族間通婚、混血的事情不斷發生。《國語·周語》記載:周襄王“德狄人,將以其女為後。”《左傳》莊公十十八年記載:“晉獻公……又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看來春秋時聲名很大的晉公子重耳原來是個混血兒。而重耳逃難到狄時,“狄人伐咎如,獲其二女叔隗、季隗,納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叔劉;以叔隗妻趙衰,生盾。”咎如是赤狄的別種,重耳又與狄人通婚。又如東夷須句國人成風是魯僖公之妾;赤狄別種潞子嬰兒的夫人是晉景公的姐姐。凡此種種,不勝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