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當送飯的人將飯送到,二人才將手分開。眾人吃過飯後,靜候晡時到來。待到晡時,自有人將其引入鹹陽宮。高漸離盤膝坐地,開口道:“我有一事請教陛下,不知陛下每滅一國便仿造一所,有何意義?”
嬴政道:“我連破六國,自然要後世子孫知曉秦國之強。”高漸離道:“那麼。陛下設立如此嚴苛刑法有何意義。”嬴政道:“不設嚴法,萬民將無秩序。”高漸離不再發問,開始撫琴。
此次琴聲又較上次不同,琴聲巍峨浩大,當真是“峨峨兮若泰山。”忽而曲風一轉,煞是明快,好似“洋洋兮若江河”。一盞茶後,琴聲漸低,忽而琴聲又起,曲風再轉,新曲舊曲交相輝映,這次曲風與前二次截然不同。
這次曲風略顯淒涼綿長,高漸離緩聲吟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曠兄,你可聽到。一邊大臣麵有怒色,看到嬴政毫無反應,又不敢發作。這黍離曆來被視為是悲悼故國之作,是為周大夫行役路過京鎬,看到埋沒在荒草中的舊時宗廟遺址,有感於周室的被顛覆,悲傷而作黍離。
高漸離彈此曲有思念曠修之意,另有暗諷秦國不久將蕩然無存之意。忽聽曲風再變,此回曲風慷慨激昂,眾人隻覺熱血沸騰,血脈賁張,忽聽高漸離複又吟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
琴聲淩冽,自有一股殺伐之氣,漸漸的,一些文官已然抵受不住,伸手掩住雙耳。“錚”“錚”“錚”“錚”“錚”“錚”,五弦齊斷,在場眾人已然大半,高漸離用力將琴擲出,隻見古琴劃出一道曲線,襲向嬴政。
待到距離秦始皇三尺時,忽有人搶出,伸出長刀將古琴撥開。高漸離聽到古琴落地之聲,臉如死灰,歎道:“我將易水寒之劍意融入到琴聲中,卻還是功敗垂成,罷了,阿雪、大哥,我對你二人不起。隻好等到來世再做夫妻與兄弟了,如此歹人卻還不配殺死高某。”說罷,向殿上柱子撞去,已然自盡。與此同時,在牢房裏的雪女不由得心中一痛,低呼道;“漸離。。”卻已然暈去。
鹹陽帝國死牢
翌日,隨著一陣機括響動之聲,死牢大門緩緩開啟,隻見一名太監走進內裏。太監拉開竹簡讀道:“飾省宣義,墨家逆黨統領高漸離預謀行刺當今聖上,未果自盡,其屍首懸掛於鹹陽示眾,以示懲戒,其餘墨家逆黨延緩三日處決,明日陛下宣逆黨首領荊天明叩見。”
那太監讀完便已退走。雪女聽完後幾欲昏去,眾人無言,都知曉此時任何勸慰的話都是無用,整個死牢中充滿著死寂。這時,卻見逍遙子從懷中拿出一枚做工精細的銀色小舟,美中不足的是,小舟前後已然斷開。
此時,那小舟卻詭異的泛起青光。逍遙子看向左邊燕丹,再掃向其餘眾人,燕丹眉頭一挑已明其意,打個手勢叫眾人靠近。隻見逍遙子用手指在地上緩慢劃道:“援兵至。燕丹隨即劃道“是何人?”逍遙子劃道:“是貧道師妹。”
燕丹劃道:“離此多遠?”逍遙子應道:“離此不出一裏。”眾人默然。時至子時,忽聽大門一陣有規律的聲響,“吱”詭異的敞開,卻從外走進二人,一人身著白衣,容色端麗,舉止雍容,看其年齡不過三十上下。第二人身著藍色長衫,麵容普通卻頗具滄桑之意,自有一股傲意。
這卻另眾人萬萬想不到了,隻見張良起身道:“韓兄,別來無恙否?”那藍衣之人不是別人,正是韓非,韓非擺擺手道:“閑話少說,脫身要緊。”忽覺背後有一股冷意,回頭看去,隻見一名道士已立於門外。
韓非反手拔劍,迅速暴退,伸入懷中將解毒丹藥取出拋向眾人,大聲道:“將此丹吞服,三炷香後即可恢複功力。”此時,那人已然攻上,黑麵白衣,赫然是雲中君。此時雲中君較前幾日相比又有幾分不同,其麵上隱隱有黑氣縈繞,整個人的氣勢更增一步。
韓非劍招淩烈,後退的同時,出手一招“三刑止罪”連刺三劍,刺向雲中君小腹、胸口、眉心處。此招為韓非獨創,名稱是取法家“以刑罰來止罪”之意,而此招則要求劍客將自身出劍速度發揮到極致以達傷敵之用。而這淩烈劍招卻被雲中君不著痕跡的隨手化開,雲中君同時長劍急抖,隱然將韓非上半身半數穴位籠罩在劍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