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一(1 / 1)

傳統的春|光三月,正是北方大地初氤、陽光晴好的日子,綠色枝芽潛伏了一個冬天之後不甘寂寞的冒出了頭,春雨之後,植物蹭蹭蹭的向天空躥升,枯幹了許久的樹木一天賽一天的日漸豐腴。可這一年,春天遲遲未至。

氣象生態學、地球物理學、天體測量學專家們紛紛展開論戰。

樂觀派認為,去年冬天氣溫偏低,北方大部遭受近百年來的最冷冬季,而今年冬末春初冷空氣一直活動頻繁,最近一直被暖氣團控製著,又處於低壓,上述種種原因才導致溫度升不上去,因此春天隻是推遲而已,不需驚慌。

悲觀派認為:這是全球進入冰川時代的征兆,專家們在數年前早已使用更高精度的氣候模式對北冰洋海冰進行研究,根據超級計算機建立的模型得出,人類排放的大氣顆粒物會遮擋太陽的光線,使地球表麵的陽光照射量下降。此外,每隔200年太陽活動性將臨時衰弱,釋放更少熱量,因此被稱為冷卻期,或小冰河期,上一次冷卻期出現在400年前,當時英國境內多數河流都被凍結,同時代繪畫作品顯示,人們甚至使用滑冰鞋穿過泰晤士河,預期下一次冷卻期即為最近數年,不排除今年就是小冰河元年。

探討激烈進行中,時光緩緩步入四月。北方大部溫度還徘徊在零度以下。而傳統氣象學認為,隻有連續10天平均氣溫超過10度,才可認定為春天來臨。

五月,持續低溫。

恐慌不可阻擋的開始蔓延,冬日一旦持續,則意味著取暖資源、過冬用品、糧食將持續減少,供不應求,許多國家已經停止了出口資源型產品,人們瘋狂的搶購一切能搶到的東西,因為隻有占有更多資源才能給自己和家人換來更多生存機會。

但是,六月初,氣溫突然急劇升高。炎夏在一夜之間到來。

許多人後悔幾乎散盡家財卻搶來一堆用不上的東西,更多的人迅速切換到夏季模式,開始享受起出遊、衝浪、比基尼、沙灘。持續了7個月的冬天真的憋壞了一堆愛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