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2)

三十多年前,我父親娶了十裏八鄉最漂亮的女孩映山紅為妻子,多年以後他回想起來,隻覺得這個女人身上有太多的迷,他甚至都不知道映山紅的真名到底是什麼,但是這個謎一樣的女人,卻在三十三歲的時候離奇的死去了。

多年以後,我在她的墳頭找到了一塊淡黃色的石頭,命運也從此發生了改變……

喝醉酒的黃皮子、半夜七樓神秘的腳步聲、客車上母女冤魂索命、離奇的招魂咒語、大興安嶺下的寶藏、埋在河邊的墳墓、勇敢的鄂倫春族人不為人知的祭奠習俗……

一個一個的故事看似離奇,卻又都將線索指向了同一個地方,那是一個人的墳墓,墳裏埋著的人正是……

本故事係作者根據一些個人經曆、他人經曆為藍本所作,部分情節純屬虛構,裏麵有提到各地的風俗、民俗等,略有失真,敬請諒解。

《黃仙鬼話》qq群:16787337

楔子

我的家是在大興安嶺腳下一個叫做紮蘭屯的地方。乍一聽,這就是一個土屯子,但是按地域、人口來劃分,卻大小也算得上一座城市。

紮蘭屯在東北曆史上還是頗為有名的,清朝時期,這裏就被設成了衙門,是清政府與北方草原上少數民族之間溝通的重要驛站。

後來八國聯軍進北京,清政府為了諂媚沙俄,還特遣李鴻章親赴俄國祝賀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並且被又忽悠又騙的簽定了《中俄禦敵互相援助條約》,沙俄借此在東清地區修建了一條鐵路,橫貫紮蘭屯,這就是紅燈記裏唱的哈爾濱老毛子鐵路,也叫中東鐵路,現在叫濱洲線。中東鐵路一修完,這可便宜了沙俄,自此東北地區儼然變成了老毛子的倉庫,缺啥了就來拿點啥。

侵華戰爭時期,東北淪陷。日本人為了防備蘇聯軍隊,西起呼倫貝爾大興安嶺地區,東至吉林琿春,在之間修建了一條堅固的要塞群,號稱“東方馬其諾防線”,這條防線雖然沒有發揮什麼實際意義,但是其規模程度、軍事功能甚至還超過了二戰時期法國的馬其諾防線,有著交通便利的紮蘭屯自然而然的又成了日本人嘴裏的肥肉,變成了大興安嶺腳下重要的軍事緩衝基地。

紮蘭屯地廣人稀,物產豐富,在山坡上隨便挖個坑,撒上籽,到秋天就可收瓜收豆,所以自滿清後期一直到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山東、河北、遼寧等地不斷有人拉家帶口的遷徙到這裏,所以這裏的人口相對來說是比較混雜的,既包括了各地的漢人和蒙古、鄂倫春、達斡爾、朝鮮等少數民族,又包括了不少日本人、蘇聯人、高麗人等外國人的後裔。

從我父親開始,我的祖上三輩包括我的母親都是山東人,當年山東饑荒鬧的特別凶,幾乎家家都有人餓死,我父親便跟著我爺爺和我父親的爺爺三輩人隨著逃難的人潮一路討飯到了這裏,不自覺的也算參與演繹了一出近代史上“闖關東”的悲壯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