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永久性普通螺栓緊固質量,可采用錘擊法檢查,即用0.34小錘,一手扶螺栓頭(或螺母),另一手用錘敲,要求螺栓頭(螺母)不偏移、不顫動、不鬆動,錘聲比較幹脆;否則,說明螺栓緊固質量不好,需重新緊固。
施工高強度螺栓
(1)高強度螺栓按連接形式通常分為摩擦連接、張拉連接和承壓連接等,其中,摩擦連接是目前廣泛采用的基本連接形式。
(2)安裝高強度螺栓前,應做好接頭摩擦麵清理,摩擦麵應保持幹燥、整潔,不應有飛邊、毛刺、焊接飛濺物、焊疤、氧化鐵皮、汙垢等,除設計要求外摩擦麵不應塗漆。
(3)高強度螺栓連接應在其結構架設調整完畢後,再對接合件進行矯正,消除接合件的變形、錯位和錯孔,接合部摩擦麵貼緊後,進行安裝高強度螺栓。
(4)高強度螺栓的緊固
高強度螺栓的緊固是用專門扳手擰緊螺母,使螺杆內產生要求的拉力。具體為:大六角頭高強度螺栓的緊固:一般用兩種方法擰緊,即扭矩法和轉角法。剪型高強度螺栓的緊固:也宜通過初擰、複擰和終擰達到緊固。
(5)高強度螺栓的安裝順序:應從剛度大的部位向不受約束的自由端進行。
(6)高強度螺栓連接中,鋼板摩擦麵的處理方法通常有噴砂(丸)法、酸洗法、砂輪打磨法和鋼絲刷人工除鏽法等。
(7)施工注意事項:
1)高強度螺栓超擰應更換,並廢棄換下來的螺栓,不得重複使用。
2)嚴禁用火焰或電焊切割高強度螺栓梅花頭。
3)安裝環境氣溫不宜低於-10攝氏度。當摩擦麵潮濕或暴露於雨雪中時,停止作業。
4)對於露天使用或接觸腐蝕性氣體的鋼結構,在高強度螺栓擰緊檢查驗收合格後,連接處板縫及時用防水或耐腐蝕的膩子封閉。
記憶方法:
普通螺栓比較多,六角、雙頭和地腳。鑽孔成型是必須,不得采用氣割擴。普通螺栓要永久,每個必須墊墊圈。連接方式有三種:平接、搭接和7形。螺栓緊固有次序,中間開始後兩邊。4.鋼結構塗裝預應力筋用錨具、失具和連接器按錨固方式不同,可分為夾片式(單孔與多孔夾片錨具)、支撐式(墩頭錨具、螺母錨具等)、錐塞式(鋼質錐形錨具等)和握裹式(擠壓錨具、壓花錨具等)四類預應力筋用張拉設備。
有液壓張拉設備和電動筒易張拉設備。較常用的是液壓張拉設備,由液壓張拉千斤頂、電動油泵和外接油管等組成。張拉設備要按規定定期維護和校驗先張法預應力施工。
(1)台座在先張法生產中,承受預應力筋的全部張拉力。因此,台座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台座按構造形式可分為墩式和槽式兩類。
(2)長線台座台麵(或胎模)要平整,在鋪設預應力筋前應塗刷非油質類模板隔離劑,隔離劑的隔離層效果要好,以減少台麵的咬合力、粘結力與摩擦力。隔離劑不應沾汙預應力筋,以免影響預應力筋與混凝土的粘結。
(3)在先張法中,施加預應力宜采用一端張拉工藝,張拉控製應力和程序按圖紙設計要求進行。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根據構件情況可采用單根、多根或整體一次進行長拉。當采用單根張拉時,其張拉順序宜由下向上,由中到邊(對稱)進行。全部張拉工作完畢,應立即澆築混凝土。必須對預應力筋進行再次檢查;如檢查的應力值與允許值差超過誤差範圍時,必須重新張拉
(4)預應力筋放張時,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不應低於設計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75%。放張時宜緩慢放鬆錨固裝置,使各根預應力筋同時緩慢放鬆後張法預應力(有粘結)施工。
(5)預應力筋孔道形狀有直線、曲線和折線三種類型。孔道的留設可采用預埋金屬螺旋管留孔、預埋塑料波紋管留孔、抽拔鋼管留孔和膠管充氣抽芯留孔等方法。在留設預應力筋孔道的同時,尚應按要求合理留設灌漿孔、排氣孔和泌水管。
留孔位置要準確,通常按設計位置固定在鋼筋骨架、定位筋和網片筋上⑵按要求進行預應力筋下料、編束(單根穿孔的預應力筋不編束),並穿入孔道(簡稱穿束)。穿束可在混凝土澆築之前進行,也可在混凝土澆築之後進行。
張拉程序和方式要符合設計要求;通常預應力筋張拉方式有一端張拉、兩端張拉、分批張拉、分階段張拉、分段張拉和補償張拉等方式。張拉順序:采用對稱張拉的原則。對於平臥重疊構件張拉順序宜先上後下逐層進行,每層對稱張拉的原則,為了減少因上下層之間摩擦引起的預應力損失,可逐層適當加大張拉力。
若混凝土構件遇有孔洞、露筋、管道串通、裂縫等缺陷或構件端支承板變形、板麵與管道中心不垂直等缺陷,均應采取有效措施處理,並達到設計要求後才能進行預應力筋張拉
預應力筋的張拉以控製張拉力值(預先換算成油壓表讀數)為主,以預應力筋張拉伸長值作校核。對後張法預應力結構構件,斷裂或滑脫的預應力筋數量嚴禁超過同一截麵預應力筋總數的3%,且每束鋼絲不得超過預應力筋張拉完畢後應及時進行孔道灌漿。
無粘結預應力筋的鋪設:一般在普通鋼筋綁紮後期開始鋪設無粘結預應力筋,並與普通鋼筋綁紮穿插進行。無粘結預應力筋的鋪設位置應嚴格按設計要求就位,用間距為1~29的支撐鋼筋或鋼筋馬凳控製並固定位置,用鋼絲綁紮牢固,確保混凝土澆築中預應力筋不移位。
無粘結預應力筋端頭承壓板應嚴格按設計要求的位置用釘子固定在端模板上或用點焊固定在鋼筋上,確保無粘結預應力曲線筋或折線筋末端的切線與承壓板相垂直,並確保就位安裝牢固,位置準確。
無粘結預應力筋的張拉應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通常,在預應力混凝土樓蓋中的張拉順序是先張拉樓板、後張拉樓麵梁。板中的無粘結筋可依次張拉,梁中的無粘結筋可對稱張拉。
張拉驗收合格後,按圖紙設計要求及時做好封錨處理工作,確保錨固區密封,嚴防水汽進入,鏽蝕預應力筋和錨具等。
記憶方法:
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分為:先張、後張。
預應力筋劃分按材料分為:鋼絲、鋼筋、鋼絞線、非金屬。金屬類預應力筋下料禁用電弧割,可以采用砂輪鋸或者切斷機來切。
張拉設備有兩種:液壓張拉和電動。
下料長度要計算,幾個因素要考慮。
預應力損失有兩種:瞬間、長期的損失。
先張法施工五規定:施工時候別忘記,台座強度要足夠,還有剛度、穩定性;長線台麵要平整,鋪設之前要隔離;施加預應力之時,一端張拉優先選;張拉之後有偏差,不得大於5mm;預應力筋張放時,混凝土強度要符合。
後張法施工七要求施工之時要謹記:孔道形狀有三種,直線、曲線和折線;下料編束按要求,穿束可在澆築前;張拉時候要注意,混凝土強度須符合;張拉程序和方式,設計要求須符合;混凝土構件遇缺陷,有效措施須采取;控製張拉值為主,張拉伸長值作校核;張拉完畢還有事,孔道灌漿應及時。
無黏結施工之時無妨記住四要點:鋪設有一定要求,應在普通綁紮後,鋪設位置應嚴格,確保澆築不移位;端頭承壓板固定,應按設計要求來;張拉也要按要求,張拉方式謹慎選;張拉驗收合格後,封錨處理要做好。
建築工程防水工程施工技術
一、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術防水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適用於地下防水等級為1~4級的整體式防水混凝土結構。配合比應符合下列規定:
卷材防水層應鋪設在混凝土結構主體的迎水麵上。鋪貼高聚物改性瀝青卷材應采用熱熔法施工,鋪貼合成高分子卷材采用冷粘法施工22采用外防外貼法鋪貼卷材防水層時,應先鋪平麵,後鋪立麵,交接處應交叉搭接。當施工條件受到限製時,可采用外防內貼法鋪貼卷材防水層。卷材宜先鋪立麵,後鋪平麵。鋪貼立麵時,應先鋪轉角,後鋪大麵。保護層根據卷材特性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