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愛自己的母親,人人都愛自己的故鄉,這都是人的本能的表現。
寫點故鄉的傳聞趣事和賢人學士,這就是熱愛家鄉!
我們的先輩中,曾幾次醞釀過寫書的事,都因為種種原因而夭折了。個別有心者也寫過一點東西,但很不完整,而且未曾麵世。可見用傳統的好東西教育家鄉的下一代,我們做長輩的有這個責任!
在搜集整理這些材料的過程中,我們力求做到:傳聞趣事“通情合理”,賢人學士事跡真實可靠。
學子是個連續生產的過程,加之工作均在異地他鄉,有的甚至遠在異國,本冊未能窮盡,實覺遺憾,但願後來人另續新篇時,一定不要忘掉他們!
本書是吳建中教師倡導並作序;吳長青、吳立、王誌成、王作竹、張致春、吳誌榮、王正奇、程育英、張生、王大昌等人為該書成冊提供了大量有用的資料;張俊海同誌為書的最終成冊提供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梁聯社和郭楠提供了部分照片;縣政協副主席劉誌謀題寫書名;吳晨光、王建斌等人作了文字校正;吳晨光、張生、吳孝春、王俊福寫了讀後感;省作協黨組書記雷濤、作家李薄厚、三秦都市報文娛部主任杜曉英和吳建中、張俊海、吳濤都寫了有關故鄉的文章,為該書增色不少;華達公司的孫亞紅、呂瑩為該書打印文稿、陝西電視台馮剛設計內文版式付出了辛勤的勞動;編者也得到不少有識之士的精神鼓勵;2005年8月初一,五個自然村的幹部群眾代表和編寫組成員對《皇甫人文》的內容進行了審定,並提出了修改意見,2006年3月再次作了修改。2006年9月,新一屆村兩委會班子成員作了第三次審定,在此,一並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水平所限,書中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在所難免,懇祈指正!
吳忠賢200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