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1 / 1)

典出:

《荀子·哀公》: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

經典今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意思是: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可以讓船不沉,也可以把船掀翻。比喻民心向背決定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

大臣魏徵為了提醒唐太宗李世民要注意安撫百姓,搞好君民關係,就說:“皇上就像那船,老百姓就像那水,君民關係好,老百姓擁護你,你就高枕無憂,皇帝這條船就可以乘風破浪;君民關係不好,老百姓煩你惱你,統治就危在旦夕了,皇上這條船就要沉沒了。”

秦王朝就是因為惹惱了老百姓,結果被推翻了。想當年,秦始皇滅六國、吞八荒,囊括四海,天下一統,多麼風光。可是隻曆經兩代就被推翻了,為什麼?因為秦朝的皇帝心中沒有老百姓。秦始皇修長城、建阿房宮,焚書坑儒,苛政猛於虎,害得老百姓怨聲載道。結果,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振臂高呼:“全國受苦受難的同胞們,起來推翻秦王朝吧!”老百姓群起響應,各地諸侯也借機鬧事,秦朝很快就滅亡了。

明朝末年,另一位起義領袖李自成就提供了“水載舟,亦覆舟”正反兩麵的案例,可謂成也百姓,敗也百姓。李自成起義之前,明朝已經腐敗透頂了,老百姓沒田沒地,還被苛捐雜稅壓得喘不過氣來。所以,李自成一喊出“均田免賦”“劫富濟貧”的口號,老百姓二話不說就跟著他幹,一邊幹一邊唱:“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等李自成攻進北京城後,自忖忙活了這麼多年,也該享受享受了,於是放鬆了警惕,學會了享樂,對老百姓也沒從前那麼好了。老部下擾民,他知道了也不處理。這樣一來,老百姓不幹了,覺得這闖王才當了幾天皇帝,咋就變樣了呢。

等到吳三桂勾結清軍殺進關來,人心已經散了。光靠幾個老部下幾支老隊伍,在得不到群眾鼎力支援的情況下,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終究是打不贏吳三桂的精銳之師和清朝廷的虎狼之師的。最終,李自成被趕到湖北九宮山,死時年僅三十九歲。一代豪傑,江山得而複失,可悲可歎!

慧眼看經典:

共產黨領導人民奪天下,靠的是為人民服務,靠的是軍民魚水情。可是今天,個別幹部已經忘了自己的公仆身份,麵對記者竟聲色俱厲地說:“你是準備為老百姓說話,還是準備為黨說話?”說這種話的人,有資格當共產黨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