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昭明太子
濟州城,大夏神朝的國都,蕭瑟的秋風吹拂而過,卷起破敗的落葉,漫天飛舞。昔日的繁華,如今已被街道上陣陣哀嚎之聲取代,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正適合描寫此時的情形。
城中心,偌大的皇宮坐落在那裏,金鑾殿中,一名身穿龍袍的中年人,像是傻子一般的坐在龍椅上。他,大夏的皇帝——夏靈帝。
“朕,還算個什麼皇帝!”靈帝猛地起身,聲音有些嘶啞,“你們看看……那些打著勤王旗號的諸侯藩鎮,都做了些什麼!”
殿中的一眾文武大臣,早已跪倒在地,無人敢說話。
金鑾殿外,原本一陣急促的腳聲,此時也停了下來。轉過殿角看時,卻是一名麵色沉悶的少年。少年十六七歲,身穿蟒袍,頭戴九琉冕,那模樣不是大夏太子,又能是誰?
“太子殿下,陛下此時正在氣頭上,您看是否……”跟在夏正平身後的老太監拱手勸道,“老奴鬥膽,太子此時若進了這金鑾殿,怕是太子之位不保啊!”
夏正平聞言,心頭一怔,站在金鑾殿的殿角處,望著大門前的衛士,不知在想些什麼。
他的靈魂來自於一個叫做地球的地方,陰差陽錯之下,穿越到了這個叫夏正平的人身上。一覺醒來,無數的記憶,湧上心頭,讓秦明有些難以接受,但他很快就習慣了現在的身份和周圍的環境。
這具身體的原本主人,已經溺水而亡,究其原因,跟金鑾殿中夏靈帝發火的事情有關。
大夏神朝國都濟州城,地處西北,常年遭受北部邊疆遊牧部落的軍事威脅。而就在前一陣子,山戎部落,糾結其他遊牧民族,共計十萬大軍,大舉進攻濟州城。濟州城守軍不足,是身體主人昭明太子夏正平,建議夏靈帝發布詔書,召集諸侯藩鎮,募集軍隊,北上勤王。
可問題就出在北上勤王了,那些諸侯藩鎮的軍隊,勤王倒是做到了,可結果把一個繁華似錦的濟州城,活生生的搶劫一空。這跟山戎部落打進濟州城,帶來的結果,沒什麼兩樣。
這不是獻策勤王,這是在引狼入室。建議是太子提的,責任自然也是太子的。
正是因為這個問題,這具身體的主人,昭明太子夏正平畏懼責任,在遊覽禦花園的時候,恍恍惚惚不慎墜入湖中溺亡。溺亡的時候,秦明也因車禍喪生,靈魂便是穿越到了夏正平的身上。
因而夏正平上岸的時候,雖然是他原來的身體,可惜靈魂變成了秦明。
也好,從今往後,在這個世界上,就以夏正平這個身份活著吧。秦明這番想著,似乎做個安穩的太子,有些不可能了。
理清楚一些事情後,夏正平發現,這個世界類似前世的東漢末年,但又不十分像。至少,大夏神朝周邊,還有著許多遊牧民族;至少,大夏神朝依舊有自己掌控的地區;至少諸侯藩鎮,依舊會年年朝拜,歲歲入貢。
皇權依舊在手,隻不過那些諸侯的地盤,那些藩鎮的郡城,早已是皇權達不到的地方了。名義上,大夏神朝皇帝是天下共主,實際上地方各自為政。皇權,隻在大夏神朝實際控製的地區有用。
“老奴鬥膽,請太子殿下移駕東宮,召集諸位幕僚,商議如何保住太子之位才行啊!”老太監戰戰兢兢的說著,打斷了夏正平的思緒。
“放肆!東宮諸事,豈是你這個太監能插嘴的?”夏正平喝道,“父皇自有公論!”
根據記憶,這名老太監,是看著夏正平長大的。然而,卻不知為何,老太監始終不受身體原本主人的待見,幾次三番想要把他趕走。
也許是老太監管這管那管得太多了,要不然也不會遭受這種待遇。秦明現在以夏正平的身份活著,自然要適應這種性格。事實上,打心眼裏,秦明是不想說那句話的,畢竟太讓人心寒了。
也許,這就是帝王之家吧?他前世身為平民大學生,自然不懂得的這些規矩,但大學讀的畢竟是曆史專業,萬千史書中,多多少少能耳濡目染,因而又能很快適應眼前的狀況。
心裏沒有太多自責,卻暗下決心,以後慢慢改變原本身體主人,不屬於自己的習慣。
老太監似乎明白夏正平的心思,趕緊拱手,雙手有些顫抖說道:“太子殿下說的對,老奴有罪!有罪!”
“回東宮吧!”
大夏皇宮,東麵建築群,來來往往的許多官員,絲毫不敢停下。一道道政令,不斷從太子宮中發出,令人有些奇怪。
“令,東宮禁衛軍,替換皇城禦林軍,徹夜把守皇宮四門!”
“令,濟州太守調三千官軍,維持京城治安!”
“令,升黃安為皇宮總管太監,任何雜役太監,不得擅自出宮。”
“令,太子宮製服司,連夜趕製九龍袍!”
“令,潼關守將郭軒即刻率一萬鐵騎,火速開往京城濟州,限三日內抵達!”
政令不息,官員忙碌,然而卻不知發生了何事。而太子宮大殿中,數人聚於其中,卻沒有太子夏正平的身影。
“如此一來,太子殿下,便是龍袍加身,想要反抗也來不及了!”
“我等密謀數月,終能將太子扶上大位!”
“張太傅,你為何如此表情?”內中有一人,注意到太子太傅張伯生的表情,“我等商議的結果,便是如此辦法!否則,京城此變,太子一旦失位,我等便是刀下鬼魂了!”
“當今天下,諸侯藩鎮,盡皆割據。靈帝又多猜多忌,荒淫不思中興,賣官鬻爵,朝中大臣,早已是敢怒不敢言。朝政大權,盡皆落於丞相申不易之手!如此這般的大夏,早該換主人了!”又是一名中年人,拱手朝著太子太傅張伯生勸道,“我觀太子殿下,常思中興,有意整飭朝綱,可就這幾日之事,逼迫靈帝,禪位太子!”
“你們卻是忘了,太子的身份。”張伯生很是冷淡,這幾個太子幕僚,什麼事也不跟自己說,就擅自逼宮。他沒有責備,他隻是想的多,他何嚐不希望,太子夏正平即刻即位,開啟中興之路?
若不中興,大夏必亡!然而,大夏的當今皇帝——夏靈帝,卻不思中興,甚至荼毒百姓,濫殺大臣,如此這般的君上,不要也罷!
可是因此逼宮,一旦事情泄露,不光太子失位,他們這些太子宮的官員,將會被誅滅九族,難逃一死。
聽著張伯生的話,太子宮的眾多幕僚,卻是沉默了。
當今太子夏正平,隻是皇八子,而不是皇長子。隻是庶子,卻不是嫡子。
大夏祖製,立嫡及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說白了,就是嫡長子繼承的宗法製度。
唯獨到了夏正平,夏靈帝打破了這個祖製。倒不是因為夏靈帝有多麼賢能,卻是因為他的貪戀美色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