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送我到了大學,陪伴我走過了從西北到東南的一千九百多公裏,直到我住進宿舍,父親才能將心放下,可憐天下父母心,每一個人的父母都為自己的孩子操足了心!還記得高考那幾天,我在縣城的一所初中考試,父親是專程從家裏來陪我考試的,我住在二叔家裏,二叔在城裏買了一套房子,正好清靜,反正那幾天我是睡的特別好,該睡睡,該吃吃,該參加考試就去參加考試,可能那幾天一心想著考試吧,沒有仔細的觀察父親的麵容,其實後來回想一下,那幾天父親很憔悴,也很擔憂,每次都是陪我到考點外麵,然後我進去,他就在外麵,和其他所有的家長一樣,一等就是兩個多小時。六月份的天氣,正是炎熱的時候,在外麵等待兩個多小時,而且心裏是忐忑的,關注的,擔心的,各種想法,各種焦灼,焦灼的天氣焦灼的人,那個感覺是非常難受的,可憐天下父母心!
高考對考生來說是件大事,對家庭來說也是大事,每年高考在考點外都是陪考的家人人山人海,每年都可以看到這個感人的情景,可憐天下父母心!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自己的親人和家庭,我覺得每個學生都應該在學校好好學習,隻有這樣才對得起自己和家庭。我高考之後,就一直在家裏等消息,反正當時也沒有什麼想法了,有想法也已經成了定局,沒辦法了,但是對於我的父親來說,等待著高考之後的消息便成了另一種煎熬:後來我媽媽跟我說,我高考後的那十幾天,我父親每天晚上都在翻來覆去地睡不著覺,每晚都失眠,擔心我萬一考不上該怎麼辦。
感謝老天的眷顧,感謝父母的恩情,感謝親人的關心,感謝老師的教導,感謝高中沒有貪玩的自己,在查成績後我過線了,總算是不用提心吊膽了,隻需要按照成績報學校就行了,這個時候我的父親才緩過勁來。然後事情就簡單了,挑了幾個合適的學校,報了幾個合適的專業,就等到了一個紅色的錄取通知書,於是便有了第一章所寫的情景,去開學。
父親見我安頓下來,第二天中午就準備回家了,因為作為一個農民,沒有條件讓他去外麵旅遊,並不是所有的爸爸都叫李剛。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也就是從我入學開始,我與家的距離越來越遠了,有多遠呢?遠到一年隻能回一次家了!
我送父親到了火車站外麵,看著人流湧動,車來車往,父親自然免不了給我嘮叨幾句:
“現在開始你要一個人在外麵生活了,在外麵自己多注意,你也看到了,外麵的世界很精彩,但是你要記住你是來幹嘛的,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好好的做好自己的事,老老實實的,腳踏實地,不要跟著別人學壞了,人家可以玩,人家有玩的資本,咱沒有。”
“嗯嗯,我知道!”我對於自己還是認識的很清楚的,我又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其他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