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打通了,聽筒裏傳來的是母親那熟悉的聲音:
“喂,媽媽,是我。”
“嗯嗯,咋組啥了(現在在幹嘛呢的意思)?”
“剛吃完飯,休息呢,你呢?吃飯了麼有?”
“剛和你爸從地裏回來,準備組飯嘍(做飯),你吃飽了麼有?”
“嗯嗯,飽了,飽了,飽滴很呐!”
“吃飽就好,吃飯上不要怕花錢,不要亂花錢,但是在吃的上不要委屈格人(個人,自己的意思)。”
“放心,放心,大學食堂裏啥都有,想吃啥就打啥。”
“喔,那就多吃點肉吧,長點肉,不然又餓瘦了。”
“放心吧,你和我爸多注意身體,好好吃飯。”
“我倆咋閑著了,反正幹活吧,再過幾年幹不動再說麼,你咋現在一個人在外麵好好學習去,不要又像高中的時候麼人管就放鬆了要求,又去上網吧啊什麼的。”
“嘿嘿,放心,放心,我自己有數。”
“你的個嘴上光會說,說起來一套一套的,聽起來人模人樣的,做起事情來就可不行了。”
“放心,放心,我現在是成年人。”
“你再大,在我眼裏還是個孩子。好了,不說了,長途電話比較費錢,就不要說這麼多了。”
“給你打個電話才能花多少錢!”
“嗯,那一分一毛都是錢,你娃是不知道錢的珍貴,等你以後就知道了。”
“好吧,那我等到下個周末再給家裏打電話”
……
話還沒有說完,母親就掛了電話,估計是怕浪費電話費吧。其實跟母親打電話的時候還是說的比較多的,一般都會超過三分鍾,但是每次會精準的控製在五分鍾以內,至於跟父親打電話,那就簡單多了,沒有那麼多廢話,要麼沒錢了,要麼是問一下情況,然後父親說一切都好就完了,所以我和我父親打電話的我時候,每次的童話都會精準的控製在一分半之內!曾經無意中看到過一個文章,說子女在跟父母親打電話的時候,一般都是跟母親說的多,跟父親說的少,我感覺總結的非常符合現實情況!
給家裏打了電話,算是了卻一樁心事,到了考慮一下自己的中秋節,畢竟是一個美好的節日,至少該歡歡樂樂的度過不是,至少應該吃個月餅吧!不過說起這個月餅,讓我在這裏就不得不提一下我們學校商店和食堂的“月餅”銷售策略了!
其實在離中秋節還有一個月的時候,食堂裏賣東西的窗口就開始銷售月餅了,按個銷售,一個三塊。不過中秋沒到呢,正常情況下吃個月餅不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欲就是腦子有病,所以基本是無人問津!到了中秋節前的半個月,買月餅的人就開始多了起來,於是乎,窗口那月餅的價格也是漲了,一個四塊!我去,真是牛掰!不過也有人買,這就行了!這還不算完,等到了中秋節前的那一周,這個月餅就不得了啊,一個五塊!我去,簡直是太坑爹了!不過沾了這個節日的喜氣,還是有許多人買。正好吃完飯,看看有月餅,買不多,同學們買一個倆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