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四語 濫好人(1 / 1)

題記;說到底你還是太過於在乎別人的看法,自作多情。所以,但凡別人有一點請求,哪怕係鞋帶那麼一件小事,也會放下手中的活背負著烈陽去做,你認為你做的挺好,交友廣泛;其實,隻有你自己知道,你隻是一個爛到渣的好人而已。

“爛好人”同名為“濫好人”,就是指那種對人有求必應,不管對與錯什麼事都去做的人。富有同情心,主張寬容,不明智沒主見。代表人物東郭先生,代表作《東郭先生救狼》。

特點:

這種人看問題隻看表象,不看實質;分析問題隻用感性思維不用理性思維,隻看局部和具體的個人命運,而輕視法律和公眾利益;同情心有餘而正義感不足;本能而無原則地站在貌似弱者的離場上思考問題。總之,濫好人就是對某一角度過於孤擲,不能兩者兼顧,讓周圍的人不理解自己做的好事。

行為習慣:

濫好人把不會拒絕別人當成了一部分在人際交往中的習慣,他們總是過多的為別人著想,忽視自己的利益。別人會覺得這樣的人很高尚,他們有時候也會覺得自己神聖。我認為在社會交往中是需要平衡的,有付出就應該有收獲,如果一味的付出,時間長了,心裏自然就會覺得不平衡,進而產生自責、內疚、甚至會有挫折感;心裏不願在接受別人的請求,但要這樣做,又會與自己的價值觀產生衝突,覺得自己不仗義,可是結果是逐漸縮小交往圈子,不願與更多人接觸。

到底有多少人到現在還是不明白,人和人之間想要保持長久舒適的關係,靠的是共性和吸引。而不是壓迫、捆綁、奉承和一味的付出,以及道德式的自我感動。

沒有人會承認自己會扮演這一角色,當然,我也不例外;自認為自己是一個自私的人,自私的大夏天跑一公裏外幫人送嵌條,自私的幫人拿包裹,自私的幫別人還要說對不起;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遇過一種,這種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世界是我家,人人皆我媽;你夯你橫行,你弱你有理;這種不是很可怕,而是很恐怖,恐怖?嗯,就是恐怖。

本來打算舉個例子的,可是後來想想還是算了;不是怕得罪人,而是覺得我們應該深有體會;或多或少,牆裏牆外都有所了解。

今晚開始下雨,台風也刮了過來,氣溫隨之下降;穿個T恤走在錦華路上看著來往匆匆的人群,突然間顯得自己好特別,仿佛這片天地隻有自己、雨滴、掉落的樹葉還有撐開擋雨的傘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