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六錄 這個冬天很寒冷(1 / 1)

那天,雪很大,風也很大,他頭也不回地爬到太行山齊林峰。獨立峰頂,極目遠望,涼城茫茫。他想起了煙雨嫋嫋的江南水鄉,想起了大雪覆蓋的青藏高原,來路茫茫,前路也茫茫,他再次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他今年30歲了,孔子曰:三十而立。他此生的事業是什麼?作家?經濟學家?似乎都不是。雪色迷蒙處他似乎聽見了老師的沉重呼喊:文化救國,教化救國……

這是一個比較悲傷的時代,這個時代剛剛開始,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

方文山臨終前還拉著韓楓的手訴說著改變國人思想,提高道德文明的實施方案,這位耄耋之年的文學家、教育家牽掛著未來國人思想的走向問題。他是受人敬仰的,但也是值得同情的。他走的很安詳,沒有一絲遺憾,雖說當前社會文化包括國人的人文教養存在的弊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暴露的日益明顯,但他在最後的時刻能夠得到韓楓這樣的學生很開心。韓楓具備了他年輕時不曾有過的衝勁,做事也比較成熟穩重,最重要的是他能夠提出改善國人素質文化的方案。

不知從何時起,扶老人過馬路成為國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事情;不知從何時起,做好事而遭訛詐成為當前主流;又不知從何時起,社會上開始流行道德綁架這股妖風……

2010年10月3日一位姓馬的同學幫助以為年過七旬的老人過馬路,途中因為老人突然發病昏倒在地,這位孩子便攤上事了。路過的好心人打120叫來救護車,這位還在校園接受教育孩子也跟著到了醫院。經過醫院聯係到老人的家屬,匆匆趕來的家屬到達醫院時老人已經蘇醒,當家屬詢問怎麼昏倒時,出現了我們驚訝的一幕。

“我是被這位孩子推倒的”

現在說這件事情可能在我沒有說結果之前大家已經知道答案了?可是大家怎麼會知道答案呢?我們的答案不應該是:“我腦血栓或者心髒病犯了昏倒的麼?我要感謝這位小朋友麼?”為什麼會想到我是被推倒的,很明顯我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發生了改變。

馬同學因為冤屈和這位老人進行了長久的司法審理,結果是馬同學因故意涉嫌傷人賠償對方醫藥費等10萬元。方文山去薊城進行教育宣傳活動,恰巧遇到對此事熱衷的韓楓,韓楓年輕氣盛,大學畢業沒有多久,毫無顧忌的站在弱勢一方批判勝利者。並且出言不遜的指責當今社會敗壞、道德淪喪,所謂的教育家、文學家隻知道圈錢毫無文人的道德思想等等,方文山做了一輩子教育家還從沒有人敢在報紙周刊上這樣肆無忌憚的批判他們,這等於什麼?這等於在罵他?不,這是在否定他一輩的從事的事業;第二天他讓隨行人員聯係到這個初生牛犢,並約在公園見麵。他準備殺殺這個年輕人的銳氣,搓搓他的傲氣,說來奇怪,想他這樣高度的人本不應該計較這件事情,可這次內心偏偏非要計較此事;

那天早晨,公園格外的安靜;零零星星的幾個人,並沒有中午那麼熱鬧;方文山第一次見到韓楓沒有以長者的身份去批判他,而是坐下來先摸底聊天,再到談論這次事情,最後他被韓楓犀利的事實點評所驚訝,也許從那一刻開始,他便有了收韓楓做學生的想法。隻是時機不成熟,緣分尚未到達,他怕錯過。他想起來三國裏的諸葛亮,忽然眼前一亮便有了計策,他時常羨慕諸葛亮,能夠在夕陽日落前尋找到心儀的接班人。而他也是即將入土的人了,可是他想做的事情還沒完成,他的想法可能沒有辦法去實現,他需要一個薑維一樣的學生,薑伯約在哪裏?千山萬水,跋涉遷徙不就是尋求一個能夠接著完成自己未完成使命的人麼,現在找到了,他會錯過麼?肯定不會。

幾個月後韓楓便拜在方文山的門下,成為教育界所有年輕人羨慕的對象;大家都覺得他攀上了金鳳凰,隻有他自己知道他選擇了一條多麼艱險苦難的道路;他成功不會得到名利,他失敗缺肩負著國家的未來。方文山告訴曾坦誠的告訴他,成功是永遠看不清望不到的盡頭,失敗卻就在身旁,可是他還是想試試,他自問雖做不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高尚境界,可是他可以做到學有所用、報效祖國的宏偉願望。如今方文山安詳的走了,韓楓也不再是六年前那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隻是他們的事業還要繼續,今後的路會更加難走……

世界上什麼最可怕呢?絕不是艱難險阻,絕不是洪水猛獸,也絕不是荒涼寂寞。而難於忍耐的卻是陰沉和絮聒;人的偉大也不隻是乘風而起,青雲直上,也不隻是能抵抗橫逆之來,而是能在陰霾的氣壓下,打開局麵,指示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