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金融企業的加快實施(1 / 2)

一、金融企業的範圍

金融企業主要包括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保險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和信托投資公司等。金融企業不僅有上市公司而且還有境內外同時上市公司,不僅有國有金融企業而且還有民營金融企業,不僅有全國性的金融企業而且還有地方性的金融企業,不僅有以存貸款和結算為主營業務的商業銀行而且還有以投資銀行業務為主的證券公司,不僅有從事商業保險的保險公司而且還有從事金融性資產管理的管理公司。無論何種類型的金融企業,其最大的特點是具有全局性和社會性,金融企業發生的金融風險往往屬於係統性風險,控製金融風險具有重中之重的特殊地位。

二、銀監會和保監會高度重視金融企業風險控製

銀監會王兆星副主席指出:“中國銀監會非常重視銀行的內部控製管理,自成立伊始就提出了‘管法人、管風險、管內控和提高透明度’的監管理念,著力於通過加強銀行的內部控製來實現金融風險的自我管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當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銀行業在內部控製管理方麵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如在公司治理和內控體係完善方麵,在內控文化建設方麵,在內控製度執行方麵等,距離規範的標準還有不小的差距。《配套指引》的適時出台,對於我國銀行業內部控製水平的提高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應對危機的關鍵時刻,銀監會將進一步加強與財政部等部門的合作,持續關注銀行業內部控製管理工作,為進一步防範經濟金融風險,為穩固經濟複蘇的良好態勢做出不懈的努力。”

保監會主席袁力助理在《配套指引》發布會上指出:“《配套指引》的發布,進一步推動了我國企業內部控製規範的完善。作為《基本規範》的重要補充,《配套指引》對《基本規範》的內容進行了細化,明確了企業經營過程中需要關注的關鍵控製點,增強了可操作性,體現了先進性和適用性,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內部控製規範體係建設。《配套指引》的發布,標誌著我國正逐步形成以《基本規範》為基礎,以配套指引為主體、銜接有序的內部控製標準體係。《配套指引》豐富和發展了國際企業內部控製理論。《配套指引》既借鑒了美國、加拿大等內部控製建設的國際經驗,又立足我國國情,體現我國企業的發展特點,形成了一套評估科學、措施得當、溝通充分、監督有力的有自身特色的內部控製理論。《配套指引》發布後,將會在國際範圍內產生積極影響,同時也為新興市場和轉型經濟國家做好企業內部控製建設工作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範例。《配套指引》的發布,將有力推動企業加強內部控製建設,有效應對後金融危機時代的挑戰。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中,國外一些大型金融企業的倒閉表明,加強內部控製建設、防範風險,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目前許多國際大型企業,特別是跨國金融機構都開始將完善公司內部控製作為風險管理的重要內容,把有效的內部控製作為衡量企業優劣的重要標準。2010年是我國繼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一年,《配套指引》的發布,將大力促進我國企業內部控製規範體係的建設,這對於全麵提升我國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防範能力,化危為機,危中求進,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袁力主席助理明確指出:“近年來,保監會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把內部控製監管作為保險公司監管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力推進科學監管、依法監管和有效監管,保險行業的內部控製建設取得了較大進展。部分公司通過改製上市等方式,深化公司內部改革,行業的內部控製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同時,個別公司仍然存在內部控製製度不健全、執行力差等問題。成為行業發展中潛在的風險因素。下一步,我們將根據保險業發展實際,進一步推動落實關於加強內控的規定。第一,組織《配套指引》的宣傳培訓。利用多種形式進行宣傳,讓保險業學習掌握《配套指引》的基本精神、主要內容和重要意義。同時,在監管機構組織開展相關學習培訓,提高監管幹部的內部控製監管意識和水平。第二,完善對保險公司內部控製建設的政策指導。按照《基本規範》和《配套指引》的原則和流程要求,結合保險行業的特點和實際,加強對保險公司的政策指導,督促梳理完善內部控製製度,使相關製度在保險行業得到有效執行。第三,加強對保險公司內部控製的監管。近年來,我們根據保險行業的發展特點,製定了一係列加強保險公司內部控製的準則。下一步,保監會將進一步完善規章製度,突出監管重點,加大檢查力度,不斷督促保險公司提升內部控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