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命中,可能總會有一些難言的記憶:隻是因為那份記憶雖然刻骨,但卻真的充滿了傷感與痛楚,一如心棟二十幾年來一直縈繞心頭怎麼都丟不掉的心傷------
———————題記
二十六年前,心棟隻是個除了有個頭之外便一無所有的單親男孩。早在心棟兩歲他妹妹還在他母親腹中的時候他就沒了父親。他母親是個堅強的女人,為了避免孩子會有負擔就沒有改嫁,一直一個人含辛茹苦地堅持著把他們兄妹倆撫養成人。所以在心棟內心深處,他最渴望的就是能夠早早地長大,好早早地替母親做力所能及的事,回報母親那麼多年來的不容易。
在那個年代,一般的孩子都懂事比較早,但無疑:心棟應該是諸多懂事的孩子中最懂事的。再加上他本來就高大俊朗,因此在初中那會兒就有了傾慕他的女生,月藍便是其中之一。
喜歡歸喜歡,但是在那段基本男孩女孩在一起玩都會被指手畫腳的歲月裏,月藍是完全沒有勇氣直接表達什麼的。秋渺是月藍最好的朋友,於是月藍就拽著秋渺去心棟家做作業,想以此接近心棟。
月藍是個直爽的女孩,也很開朗,但是學業卻不好。而秋渺恰恰相反,秋渺是個內秀的女孩,喜歡寫詩,學習也好。慢慢相處下來,心棟漸漸地把月藍當成了妹妹,而在他早熟的內心深處,卻暗暗地喜歡上了秋渺。
而秋渺呢?雖然個性內斂,卻很有自己的主見。她眼看著心棟那麼用心地疼惜母親,照顧妹妹,並且也很有文采。他們倆在一起時經常可以對對詩,唱唱歌,還相互共勉彼此的學習,於是不知不覺中秋渺的內心也已經完全傾向於了心棟。那時雖然年齡小,但是愛情的種子卻不經意地就那麼在他們彼此的心裏萌發了,並且一天天慢慢地成長,他們也一直希望有一天這顆愛的種子可以順利地開花結果。
很快就到了初中畢業的日子,成績優異的秋渺跟心棟都順理成章地被縣重點高中錄取了。但是鑒於家庭的原因,為了同樣成績優秀的妹妹的學業,更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心棟最終還是決定了輟學。
高中開學那天,是心棟送秋渺入學的。目送著秋渺走進了更高學府的校門,眼淚一直在心棟的眼眶裏打轉。他是多麼希望自己也可以走進那校門,並且一直陪著秋渺學習到最後啊!可是一切都是那麼地殘酷,他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心愛的女孩一個人走了進去。
當時那扇門似乎成了他們之間隔閡的開始,心棟真的很心痛。可是就在他轉身欲離去的刹那,秋渺卻猛然跑回來緊緊抱住了他。心棟當時心跳都快止息了,他真的被秋渺的勇敢鎮住了。他的大腦經曆了瞬時的空白,他隱約聽見秋渺附在他耳邊說了一句“我愛你,等著我”,然後他就看見秋渺滿臉通紅地跑進了校園,再沒回頭。
那是一句在今天的我們看來平常而又平淡的話,幾乎所有年輕的戀愛的人整天都會掛在嘴上。可是那時候畢竟不一樣,在那個年月,在那個年齡,秋渺真的就是獨具一格的女孩了,也算得上敢愛敢恨了,真的挺不簡單的。也恰恰是那句話給了心棟用心成長的動力與拚命幹活的信念,他希望將來不管是哪一方麵他都要配得上秋渺,並給她最好的生活。
於是心棟白天不停地幹苦力,放工後就去接秋渺放學,然後秋渺就教給心棟高中的課程,並且他們倆每天都會交換一張小紙條,那上麵記載了他們愛的曆程,那是一首首他們刻骨銘心的愛的小詩:真摯而純情,永恒而永遠。
美好的時光總容易飄遠,很快高中三年就結束了,秋渺也出落成了高挑俊秀的大姑娘。而心棟更是一下子長到了接近一米八的個子,而且真的算是英俊健壯的大青年了。於是秋渺決定不念大學了,因為她覺得她完全可以嫁給心棟,並跟他一起走好以後的路了。
但是當秋渺把這事簡單跟父母透露過之後,卻遭到了父母甚至以死相逼的抗拒。秋渺的父母一次次背著秋渺去找心棟談話,他們甚至給心棟跪下了:請求心棟放他們家秋渺一條生路。他們說其實他們已經各方麵托關係讓秋渺去部隊的宣傳部邊學習邊工作,就憑秋渺的自身條件和聰敏機智,她將來的前途肯定不可限量。而心棟隻是個什麼都沒有的窮小子,要學曆沒學曆,要家庭沒家庭,將來秋渺也會慢慢瞧不起他的。
盡管心棟知道秋渺不是那樣的女孩,他也整天一個人看著秋渺寫給他的那些深情厚誼的詩偷偷地哭。但是他反複想了秋渺父母的話,他也覺得自己真的不能毀了秋渺的美好人生。於是心棟就跟秋渺的父母合演了一出戲:他們許諾隻要秋渺去部隊,他們就同意秋渺跟心棟繼續交往,而心棟也發誓一定會等到秋渺從部隊榮歸的那一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