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豆蔻年華揚州夢(1 / 1)

公元835年,杜牧要離開那個讓他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的揚州城了,最讓他舍不得的是那個女孩的一把豆蔻年華——《贈別》: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裏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那少女正是初長成的美好,初綻放的歲月,是屬於二月梢頭的那一朵櫻花、那一朵桃花、那一朵杏花,正舒展青春的青藤去輕觸屬於她的世間美好。

屬於一個詞叫作清純,這是心靈的純淨歸屬,就像蒹葭、白露、秋水,字字無瑕,讓未來有一天終可尋得此歸路。那滄桑記憶裏,永遠有位豆蔻伊人,等著渡過似水年華再歸來……

如果歲月是一把尺子,那豆蔻年華不過是其間一個小小刻度,但卻是屬於我們一生的早春。人生一路赤橙黃綠青藍紫潑灑而來,獨獨這段年華是特地調製的粉紅,還未大紅大紫,多了些清正純潔,那白衣少女笑靨正如花。

豆蔻梢頭,那照鏡的少女已能梳起一把情絲,那拈筆的少女已會研磨心思寫下一篇日記。麵對大好春光,也會無端生出一絲絲憂傷,鏡花水月地解讀這個世界。而那讓少女映月讀書的夢想此刻正如一朵小蓓蕾,小心翼翼地等待開放。

這13歲的女子,即將開始鏤玉雕瓊、裁花剪葉的青春,卻在此刻安安靜靜地停在梢頭,享受激蕩的青春前那片刻蕙風飄蕩、柳絲綿軟的寧靜。

她已經開始讀懂輕羅小扇撲流螢的閑情,讀懂雲想衣裳花想容的心思,讀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夢想,唯獨那份懵懵懂懂的情思,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麵。

收起讓孩童歡跳的皮筋,離開秋千架,捧起的不再是五彩繽紛的神話,而是古樸清美的唐詩宋詞,是蔚為大觀的世界名著……幻想的不再是王子公主,而是未來。

芳菲年華正欲渡,踏上歲月的小船就要啟程,再看一眼尋春捉柳的童年。從泥暖草生的萌芽,到碧玉妝成一樹高的成長,那二月春風剪出萬條絲絛,織成人生最芳菲的一段春錦,鋪成此後歲月裏的柳陌桃蹊。

所以千年以來,那秦時風,漢時雨,唐金屋,宋繡幌,以及現在的紅塵裏,多少個豆蔻梢頭的少女正著綠蘿裙,處處憐芳草。

年華在豆蔻梢頭芳菲,人生剛剛綻出光彩,她們是初出水的芙蓉,是竹外桃花三兩枝,是那一段大好春光藏不住,粉牆斜露出的杏花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