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閥大軍距離城門不足兩裏地停了下來,前頭是李閥的主賬,李世民坐在馬背上,滿目陰沉。
旁邊是一個狂野的大漢,此人正是突厥頡利可汗。
這一次十萬騎兵,頡利帶隊,氣勢滔天。
在他身旁則是一個漢人,麵容陰鷙,若是有魔門中人在此,定然知道這是魔門八大高手之一的趙德言。
趙德言是魔相宗掌門,其師長孫晟,長孫晟的兒子就是長孫無忌,女兒正是李世民的皇後長孫氏。
可以說,趙德言的在突厥、李唐的部署,絕對是讓魔門高手汗顏的。
甚至他的魔相宗未來還會成為北地強大的魔門宗派之一,未來更是會出現龐斑這等才情絕代的傳人。
“秦王(注),何時可以攻打?本可汗部下早就等得不耐煩了!”
頡利可汗一點都沒給麵子,十萬騎兵足以踐踏整個李閥了。
若非為了遵守李閥和始畢可汗的協議,他早就自己動手了。
頡利可汗野心勃勃,但也不願太早顯露出來,否則會被始畢可汗、處羅可汗當成眼中釘,對他的謀劃不利。
“頡利可汗無需著急,如今楊廣就在長安城中,他們跑不了。”
“就是因為如此,才更需要抓緊時間。你可是說過,楊公寶庫就在長安城,更有密道通行城外。若是楊廣跑了,我們白白浪費了此等大好良機。”
李世民搖搖頭:“楊廣這昏君是何等桀驁不馴之輩,怎可能不戰而逃。”
他發現自己對楊廣的了解很膚淺,對方那強悍無匹的實力,就足以說明了一切。
但他相信,對方身為皇帝,絕對是驕傲的。
不戰而逃這種事絕對不會幹,哪怕是在天津橋上故意設局,為了陰佛門,不也是大戰了一場,做出一副受傷的樣子嗎。
所以他不擔心,這一次,他就是要給楊廣壓力。
直接攻城或許會損失慘重,但他不擔心,損失是雙方的。
若是突厥的騎兵損失一些,那對李閥更有好處。
不至於弄得現在,對方影響力太大,明顯已經在挑戰自己的統帥位置。
李唐的天下,多數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
可他這位在外地征戰的統帥,回到李唐卻隻是個秦王,最後還得由“坐享其成”的李建成登上他花費血汗打下來的天下,是個人都會心理不平衡。
何況李建成和李元吉對他的態度極差,競爭也是非常激烈。
他若是不在玄武門出手,未來他也一樣會死在李建成手裏。
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為了活命,同樣為了龍椅,自然毫不客氣弑兄殺弟。
至於沒什麼膽氣的李淵,本來還在那優哉遊哉的釣魚呢。一聽到玄武門的事件,嚇得從船上掉下水去。
最後回到皇宮,立刻就把李世民封為太子,並且隨後很快就把皇位讓了出來。
這樣的發展,也真是不可思議了,卻也說明了李世民在李唐天下的巨大影響力。
他是個強勢的人,更是個有遠見的人。
二十多萬大軍攻打長安城,損失再大,長安城都擋不住。
如此損耗一些突厥騎兵,對他有巨大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