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星域,永恒閃爍。
智慧開啟之初,每每仰望夜之蒼穹,無不感歎人之渺小,難窺繁星之後蘊藏萬千奧秘。
起先心懷遐想之人,便思是否一日能霞舉飛升,身臨其上,一探其中究竟,而此多為幻想之人,並無去路可尋。
蒼生淼淼,匆匆其間。
亦有見日頭東升西落,亙古不綴,河流東奔,恒久不枯,榆木冬落,逢春而發。但自身卻青絲變白,皓齒鬆落,便思慮這星空之下,是否藏有玄機,能使自己如同榆木長命百歲,如同江河千年不改,乃至如同日頭生命永無盡處。
最初此等幻想告之於周遭,多被為恥笑為無稽之妄想,不可理喻,而諸事皆非必然,因求生乃人之本能,尋求長生,亦本能催發。
後,山川崩裂,海枯石爛,不知曆多少生死災難,人類追求的向往長生與星空奧秘——那生於本心的好奇,不但從未消逝,而且愈發強烈!
漸漸,尋求長生之道之人,亦趨亦多。
不知從哪個歲月起,修行已經於這片大陸之上盛行,卻沒有人知道到底是從何時開始,如非要找一個起點,那便是史載那個的傳說:
太古之時,天外飛石入世,攜帶天書數卷而來,天書載天道之法,藏萬千大道,孕無限世界,得之,可獲得長生法門……世人爭相奪之,致天書散落焚毀,隻剩寥寥殘卷,流傳於世間,然修行之道,卻於此盛行。
故而,修行起初本為尋求長生,和解開世間萬物奧秘,但時之長久,世人於修行之中,逐漸獲得參悟,使得修行演化出諸多分支,除卻長生駐顏之道外,草石醫藥之道,占星推演之道,玄火煉丹之道,攻城禦敵之道等等都各成門類。
而對這片大陸而言,影響最為深刻,乃至最為重要的分支,則當屬武修之劍道了。
無論是茹毛飲血的野蠻,還是經史子集的文明,人類的生存發展的背後,實際是靠殘酷的鬥爭博得而來,而鬥爭的本質,又是靠強大的鬥爭力,尤其是武力,擊敗威脅,從而獲得的生存之權利。
而武修劍道,正是提供這種鬥爭所需武力。
人類發展壯大的同時,自身同類之間的鬥爭,也愈演愈烈,所以武修劍道分支一經出現,便無可避免的被推向了曆史前台,並迅速發展為修行的最大門類,遠超其他,位列眾門類之上。
武修被尊崇,除了劍武之道的入門要比其他門類底,發展更廣闊,也更容易傳承之外,更歸結於人們對於身體和能力來源的考究,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境界外。
而正基因這種深入的研究,知道如何通過特定的方法手段來使得武修之人極其迅速的提升自己,從而催化出另一個專門服務於修行之道的門類,他們能煉化天地之材,變為靈藥,大幅度提升人之修行——丹藥師。
盡管丹藥師稀缺之如鳳毛麟角,是一個極小的門類,但卻是唯一一個地位於武修劍道之上,令人尊崇的門類。但從側麵亦可窺見,武道之發展早已脫離當初之本心,人們追求武修劍道那種,唯修行而是之心,已經近乎盲從了。
在漫長的武道修行之中,為了幫助修行和了解自身,人們也對修行的層次進行了劃分,其中以中古時期《西塘春秋》中的劃分最為出名,並最終流傳下來,為人們所接收。
據《西塘春秋》所載:
武修之劍道共分九重境界,但每種境界又細分數段,其每重境界的斷數並不相同,並隨著境界增加,段數逐漸遞減。其九重境詳細大致如下:
第一境,接觸武修,習劍修行者皆稱劍士,此為劍士境,共分九段。
第二境,劍法精進,能夠護身扶弱者,稱為劍客,此為劍客境,共分八段。
第三境,劍法高超,有收徒傳承之力者,稱為劍師,此為劍師境,共分七段。
第四境,劍法高絕,並自成係統,有開山立派之能者,稱為劍宗,此為劍宗境,共分六斷。
第五境,劍法絕頂,劍意強大,八荒之內,鮮有敵手者,稱為劍尊,此為劍尊境,共分五段。此種境界,世間天才,十年磨礪,可有一成。
第六境,劍法無雙,超凡入聖,持劍在手,天下無敵,是為劍聖,此為劍聖境,共分四段。此種人才,數十年間,僥幸有一。
第七境,聖境超脫,萬物皆劍,萬物非劍,生殺決於意念之強者,是為劍神,此為劍神境,共分三段,此種人才,百年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