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被教育(1 / 2)

女媧的出現讓吳岩興奮了幾天。不僅是因為找到了自己的同類,還是因為女媧的聰明。可女媧畢竟隻是個小孩子,需要給她慢慢講述這個世界。而在這個新世界,目前唯一幸存的兩個人,每天形影不離。

開始的時候,吳岩感到很開心,可是,吳岩的理智告訴自己,這樣做並不好。沒有女媧,吳岩還是可以自己生活,可是,如果自己出了什麼事,女媧該怎麼辦呢?吳岩意識到,自己需要考慮他們之間的互相依賴,並且解釋給女媧聽。

事實上,到此刻為止,吳岩自己還沒有真正的弄清楚,依賴的真正含義。雖然自己生活了三年,可是,畢竟自己對他人的依賴性,是從小無意被灌輸的,是根深蒂固。

吳岩帶著女媧來到了圖書館,看著女媧小小的身軀,感覺那麼的可愛,似乎也很可憐。吳岩最終還是沒有說什麼,隻是像往常一樣,帶她去看些幼兒讀物;然後給女媧講解一些簡單的道理和生字詞語。然而,吳岩此時已經意識到,自己對於所有詞彙的理解,已經注入了自己的感情;事實上,字典、詞典裏的解釋可能也帶有時代的烙印,那還適應末日的生活麼?或者,適應女媧這樣的天才麼?很顯然,吳岩的想法是對的。吳岩不僅要教育女媧,自己也要重新受教育。

吳岩忽然想起來,自己首先學習的好像是拚音;於是,便給女媧講解拚音。之後,又找來一本大字典給女媧。厚厚的字典,連吳岩都覺得有些煩躁,可是,此時除了這個,也沒有什麼寄托了;跟女媧重新學習,似乎成了件有意思的事。從“啊”開始,吳岩不僅給女媧上課,自己也重新認識這些再也熟悉不過的字和詞語。

吳岩盡量想著各種有趣的事情,做著各種奇怪的表情,好讓女媧不會感到厭煩。或許,是因為女媧沒有見過其他事物、其他人,所以,女媧不會想到去玩、也沒有看電視的概念、也沒有罵人的舉動、沒有打人的行為。說到底,就是沒有對比、也沒有競爭。除了吳岩,女媧沒有可以模仿、學習的對象,吳岩就是整個世界。

吳岩這才體會到,父母、老師、鄰居、同學等等,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有多麼的大了,當然,另外一個模仿學習的渠道,就是各類書籍、動畫片、電視劇、歌曲等等。總之,世界上所有接觸的事物都是老師。而此時,女媧所接觸的,就是吳岩,還有吳岩帶領她去認識的世界。

這就是教育的真正含義。女媧看到的一切,都被吳岩的言語賦予了各種吳岩自己認為的意義。與此同時,吳岩對於世界的觀念,通過吳岩對女媧的行為和表情傳遞給了女媧。

比如,女媧在圖書館裏隨地撒尿,而吳岩會對女媧講道理,雖然吳岩不確定,女媧是否明白自己說的話;可是,通過幾次個人行為,就會教會女媧應該做的事情和不該做的事情。再比如,女媧也會玩尿、用腳踩,而吳岩就會阻止,這就會傳達出,女媧應該對這些帶有病菌的東西應有的做法了。反之,吳岩會挑著大糞給菜園的菜施肥,也會告訴女媧,其實糞便也是有用之物;當然,不是不能直接用手來抓,因為在某些特殊的條件下,也會不得不直接碰觸糞便。

這就是對於事物應有的態度。其實,一切事物都在隨著時間、條件在變化。這就是所謂的道,也是需要了解和理解的根本的東西。

了解了這些,有可能才會正確的對待所有的人類、工種,才能達到所謂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才能真正理解勞動不分貴賤的含義。這樣,可能就不會再有追星的說法、個人的崇拜、迷信的說法,也無需信仰存在了。

吳岩知道,女媧就應該是她自己,而且,不應該依賴著他自己——無論是經濟上的依賴、身體上的依賴,還有心理上的依賴——這都會抹滅了女媧。也許,吳岩無意識的一個眼神,或者說,一個習慣性的表情,一句漫不經心的話,都會影響到女媧。這些都是構成事實上的女媧的原因,可是,這不是原本的女媧。

不過,原本的女媧應該跟著黑猩猩麼?

盡管吳岩做的一切,讓女媧可以在末日裏生存,可是,女媧肯定會去自己思考的;到時候,女媧所想的,必然會是吳岩所不能理解的東西;這就是吳岩所認識的所謂代溝,這也是人類在不同的存在下,產生的不同的意識。

當然,吳岩所麵對的是女媧個人,其實在某些層麵來講,就是整個世界了。或許,女媧沒有原本的麵目,隻是吳岩內心裏的一個設定而已。也許某天,女媧做出某些吳岩沒有意想到的事情,吳岩會不知所措,會感到失望、生氣;因為,那是吳岩自己預想的設定,同現實的女媧不同而已。或許,這也是痛苦的來源之一,這也是女媧將來可能痛苦的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