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1 / 1)

做臨床醫生30年,經曆了許許多多,感悟無數,有治愈疾病後的喜悅,更有獲得讚譽後的歡心。然而,喜悅和歡心隻是彼時彼刻,長留於心的是孩子們燦爛的笑臉,是爸爸媽媽們懷抱可愛寶貝時,在臉上蕩漾的溢於言表的甜蜜幸福的歡笑。麵對生機勃勃的新生命,總是有發自內心深處的愛湧上心頭,讓我常有攬之入懷的衝動,我太喜歡這些孩子們了。

養育孩子是陪伴著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長的美妙過程,將會留下數不盡的美好回憶,父母一切的付出都是那樣的值得……可是,在養育孩子的征途上,有些父母難免會遇到這樣和那樣的問題,有困惑、有無奈、有焦急、有無助、有勞頓、有奔波……快樂的育兒生活被形形色色的小問題攪得一團糟。

幾十年的潛心鑽研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告訴我,嶄新的生命本無病,除了先天和遺傳性疾病,很多“病”源自不正確的養護;很多困惑和問題卻是孩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很多令父母焦急,希望有最好的醫療、最高級的藥物治療的“病”,不過是新生命在完善自我的正常經曆的過程,是父母通過正確的養護、精心的喂養,加之正確的育兒理念和科學的育兒知識,就可以“無藥而治”的。

無藥而治是兒科醫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能不使用藥解決的問題,絕不用藥;能用一種藥物治愈的疾病,絕不使用兩種;能局部用藥的絕不使用到全身;能通過口服給藥的,絕不通過肌注和靜脈;能食療不藥療;能通過物理方法解決,不通過化學方法解決;能靠醫生望、觸、叩、聽診斷,絕不使用醫療器械,尤其是對孩子有傷害的檢查。

新手父母在養育孩子過程中,遇到的很多“個性化問題”,都存在於“普遍性問題”中,很多“個性”問題都有其“共性”。坐診的醫生很希望也很願意給前來就診谘詢的新手媽媽一一解答,細細分析。然而,時間有限,現有的醫療資源不允許醫生這麼做,否則的話,會有很多父母抱著孩子焦急地等在候診大廳,甚至要預約到一周後、一月後……

我能為新手爸爸媽媽寫一本既通俗易懂又很實用的育兒科普書嗎?中國有很多頂級醫生,我的醫術和能力與眾多我敬佩的前輩老師差之千裏。但我還是下定決心去做,這個決心是天真可愛的孩子們給的;是信任我的新手爸爸媽媽們給的;是那些不辭辛苦、遠道而來帶孩子找我看病的父母們給的;是眾多讀過我的科普文章的讀者給的;是網上上萬名向我谘詢問題的網友們給的。我要把我的所學所用,把我幾十年積累的寶貴經驗,貢獻給千千萬萬的新手爸爸媽媽;用我的普通、細致、豐富、實用的育兒知識回報信賴我的新手爸爸媽媽;用我的愛心和真心撰寫一部能真真切切、實實在在幫助更好的養育孩子的書:新手爸爸媽媽們,這是我的夙願,是我撰寫這部育兒經的內心衝動和心路曆程。

從準備懷孕到產後,短短的十幾個月,寫了30多萬字,是否會增加準爸爸媽媽的閱讀負擔?我這樣問過自己。我希望給準父母提供更加實用、周到和有效的幫助,讓準父母留住孕育新生命的喜悅,丟掉擔憂。懷孕是準爸爸媽媽最快樂的一件事,不是病理現象,所以準父母出現的問題,除了極少數需要醫療介入的情況,對於更多的不適現象、困惑、擔憂以及早孕反應、孕吐、胎教、營養素補充、檢查、分娩等,我嚐試從疾病以外的角度,給準父母講清道理,讓他們有準備地迎接,理性地麵對,快樂地經曆孕育寶寶的過程。

新生兒、0-12個月的嬰兒、1-3歲的幼兒的養育,寫了100多萬字,新手爸爸媽媽哪有這麼多時間閱讀?但我知道,這100多萬字都是我非常想和新手爸爸媽媽說的話,我更知道新手爸爸媽媽需要我在他們耳邊嘮嘮叨叨。我不是在寫作,而是在和新手爸爸媽媽們交談,談他們的孩子,談他們的喜悅和困惑,把我幾十年積累的與醫學有關的育兒經驗告訴新手父母。不但告訴他們實實在在的育兒方法,還要讓他們樹立一種正確的育兒理念,讓這種理念貫穿養育孩子的全過程。不能讓新手爸爸媽媽看了這本育兒的書,而多了很多麻煩,有了很多擔心。我要讓新手爸爸媽媽更輕鬆、更自然、更健康地養育他們的孩子。

衷心感謝新手爸爸媽媽們能讀這本拙著。作為一名兒科醫生,我隻能說自己盡力了,把愛心獻給了寶寶和養育寶寶的新手爸爸媽媽。書中尚存很多瑕疵,難免會有這樣和那樣的不足,甚至是錯誤,懇請新手爸爸媽媽批評指正。

2011年8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