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寶寶的喂養和護理關愛新生寶寶(2)(1 / 3)

添加輔食之後,媽媽可以在晚上臨睡前用一次性的消毒棉簽沾點溫開水,輕輕地將寶寶的口腔清理一下,清理的時候要由口腔深處向外擦拭,隻擦拭牙齦和舌前部即可,不要接觸到寶寶口腔深處,以免引起寶寶嘔吐及反感。每一個部位按順序擦一次,換一個部位要換一根消毒棉簽,不要來回反複擦拭,以免弄疼寶寶。

人工喂養的寶寶,如果總是吃吃停停,媽媽千萬不要用奶嘴去頂寶寶的嘴,這樣很容易 損傷寶寶的口腔黏膜;衝調奶粉前應先在手臂或手背上試一下溫度,避免奶溫較高,燙傷寶寶的口腔黏膜。另外,乳牙萌出前有啃噬抓咬現象的寶寶,父母可以為其準備些磨牙棒、胡蘿卜等有硬度的食物,但要有大人在旁監護。

鼻腔護理

一定不要隨便捏寶寶的鼻子,寶寶的鼻腔黏膜嬌嫩、血管豐富,常捏他的鼻子,會損傷其黏膜和血管,降低鼻腔的防禦功能,從而使寶寶的鼻腔容易被細菌、病毒侵犯,引起鼻腔疾病。另外,寶寶的耳咽管粗、短、直,位置也比成人低,亂捏他的鼻子還會使其鼻腔中的分泌物通過耳咽管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在清理寶寶鼻腔的時候,最簡單、安全的方法是用鼻腔潤潔劑祛除鼻內分泌物(鼻涕或鼻屎)。具體做法是:將寶寶放在大腿上或平坦的地方,臉和媽媽相對,媽媽必須看得見他的鼻孔;然後打開噴嘴蓋,將噴嘴小心塞入他的鼻腔,輕輕按一下,稍後用幹淨的紙巾對折2—3次後,伸進鼻腔,將液化的鼻腔分泌物擦淨。另外,還可以使用溫熱的毛巾在寶寶的鼻子上熱敷,鼻黏膜遇熱收縮後,鼻腔會比較通暢,同時黏稠的鼻涕和軟化的鼻屎也容易流出來,方便媽媽擦拭。

臍帶護理

新生兒的臍帶斷麵和臍窩容易被感染,嚴重時可能會引起敗血症,所以是需要重點關注和護理的部位,父母平時要注意觀察,及時發現是否有紅腫、化膿現象。若沒有,則隻需要及時清潔即可。

清潔時用消毒棉沾75%的醫用酒精輕輕擦拭斷麵和臍窩周圍以及臍帶即可,清潔臍帶不會引起疼痛,所以父母不要蜻蜓點水,要徹底、仔細地清潔,最好把斷麵翻開,讓裏麵也得到清潔。等到臍帶脫落後,臍窩處經常清潔臍帶不會引起寶寶疼痛,所以一定要仔細清理。

會有少量液體滲出,這時用醫用酒精擦拭臍窩,然後蓋上消毒紗布保護即可,過幾天就會痊愈。如果臍窩有發紅現象,可以先用2%的碘酊消毒,然後用75%的醫用酒精擦拭。

另外,孩子的衣服要經常換洗,尿布不要蓋住臍帶,以免臍帶受汙染。

臀部護理

新生寶寶臀部的護理最重要的一點是預防尿布疹。媽媽要經常給孩子換尿布,並且確保給寶寶使用尺寸適合的尿布和紙尿褲。同時還應該做到:平時用新生兒專用濕紙巾給寶寶擦擦小屁屁,並塗上嬰兒爽身粉;在換上新的尿布之前,先停幾分鍾,等小屁屁幹爽後再換,也可以用吹風機調到常溫擋,吹吹小屁股,給屁屁抹上護臀膏(最好選擇不含羊毛脂成分的,否則容易引起過敏),最後再給他換上幹淨的尿布。

另外,用過的尿布最好用滾水浸泡30分鍾後再清洗,然後放在陽光下曬幹。如果寶寶得了尿布疹,最好不要再用濕紙巾擦拭,可以換用浸了溫水的柔棉布。如果尿布疹持續好幾天沒有好轉的跡象,就需要帶寶寶去看醫生。

新手爸媽指南

給寶寶換尿布也要學

很多新手爸媽不會給寶寶換尿布,要多多學習。換尿布時,應抬起寶寶的雙腳,將尿片向上折起,遮住汙處,用加厚加濕的衛生紙巾擦去糞便,然後拿走髒的尿布;把幹淨的尿布折成15—20厘米寬的長條狀,一端放在到寶寶的臀部下麵低於腰的地方,另一端折過來覆蓋在小腹上低於臍帶的位置。另外,換尿布前,可以將尿布搓揉一下,使之更柔軟。如果是冬天,最好能在換尿布前將尿布烤暖一點,以免寶寶腹部受涼。

給寶寶穿衣不是件容易事

給寶寶穿衣服不是件容易事,因為孩子全身每個部位都很軟,又不會配合穿衣動作,還經常在穿衣時哭鬧,往往會弄得父母手忙腳亂,所以給新生兒穿衣一定要講究技巧。

穿上衣

先將衣服平放在床上,讓寶寶平躺在衣服上(不要將身體與衣服對齊,身體稍稍偏下);將寶寶的一隻胳膊輕輕地抬起來,先向上再向外側伸入袖子中;將身子下麵衣服拉展、拉平;抬起另一隻胳膊,使肘關節稍稍彎曲,將小手伸向袖子中,並將小手拉出來;最後將衣服帶子(扣子)係好即可。如果帶子(扣子)在後麵就比較好辦了,隻要媽媽抱著寶寶從前麵將小胳膊伸進去,再係上帶子(扣子)即可。最好不要給寶寶穿套頭的衣服。

穿褲子

媽媽的手從褲管中伸出,拉住寶寶的小腳並輕輕地將小腳丫拉出來,爸爸將褲子慢慢向上提到合適高度,最後整理一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