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敗給生活 第三章 初建自信 溫火慢燉(1 / 2)

聽到方姬瓊毫不掩飾的誇獎,蕭無塵心裏那麼一丁點成就感油然而生,大大的鼓勵了他的自信心。有句話說的對,一個讓你崇敬、關注的人往往一句話就能影響你的一生,這就是偶像效應。蕭無塵這個打心底對方姬瓊敬若仙女的凡夫俗子對方姬瓊的話可是銘記在心啊!

方姬瓊為了引導蕭無塵,說道:“萬事緊後必鬆,一鬆一弛往往會讓人失去信心。但緊鬆相間卻能更好的互相應入。方氏集團在我突然上任的三個月,股票下跌、管理鬆弛、加上業績中間鏈接受到影響,短短的幾個月,股份就下滑百分之十幾個點,直接損失的財產更是造成一個絕對的天文數字。在這種虧空中,方氏的對手也曾用政府部門的監查想讓方氏這次一路跌倒。正如這個社會一樣,當你輝煌的時候,不乏許多牆頭草之輩將你捧上天,當你跌倒的時候卻沒有人扶你,而是趁機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這就是社會的現實所在。

所以方氏危機在內憂外患中,好在我母親勤儉從商,一切中規中矩,加上大部分股份集權於我,好能一個人瞬間獨斷。不至於在這次低落時期由於各大股東的不一致導致股東撤資的危險局麵。方氏危機這也許是在方氏集團,若是別的股份公司一定不會像方氏這樣在如此內憂外患中瞬間轉變。

當然方氏最大的危機是內部高層之間的意見不和,各大分公司的所謂“藩王自製”引起的,這點管理模式有點像中國古代的“唐朝”和“明朝”。其中的漏洞最大的原因也是我母親在同行競爭中為了飛速發展留下的後遺症。不過好在這次分裂端中,不是各大股東的爭權奪位,不然即便占百分之五十股份的我也難控製局麵。整頓完各大諸侯後,我在目前原基礎上建立了更加嚴密的製度,在每一個分公司、包括分公司裏分出來的許多公司,我都派了一個跟國家軍隊裏類似政委的一個監督官員。當然這個監督官員屬於總部成立的一個監督部門通體管理,在本集團被稱為“商委部”這些派出來的也被稱為“商委”,這要在別的公司是絕對不可能有的。

由於分裂症狀,使得公司的中、低層的工作理念完全得到了侵擾,民心不齊必大亂。所以為了證明我的業績,證明集團的業績,為了讓他們凝聚,為了在新製度中收益於集團,收益於眾多高層,收益於方氏任何員工,我必須打一場奇跡誕生之戰。對於我來說,三個月完成兩年都難以完成的任務的確是難上加難。其中各大分公司經營的行業、業務都不同,為了展現他們各自的能力,他們彼此在連接中互相比試,互相爭取,在質量、業務、服務、銷售等渠道他們都展現出一股別的公司無法逾越的鬥誌和信念。有句話說的對,狹路相逢勇者勝,在無硝煙的戰場裏,如果每個人將他們的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業,發揮出他自身的潛力,超越他本身以上的價值觀,那所製造的財富,所製造的精神理念將是無法低估的,這也是在我躬親示範下,兩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一年裏所完不成的任務。現在方氏的股份已經上升到隻差百分之六個點就能超越之前方氏業績的最巔峰時期。這就是我“初建自信”觀念。相信方氏集團的員工這次所拿到的工資將是他們之前的五倍以上,以前的一些分公司老總腐敗下來的錢按照職位等級平均分給大家,你說這樣一個均田分畝的商業模式,他們能沒有動力嗎?表麵上我對工作上加得緊,但在工資上卻讓他們享受到鬆弛,特別是在貧富加劇的情況下,他們能為之不瘋狂嗎?

最主要的是因為這次改革,方氏的各類產品的出口利潤也爭取到其他公司無法比擬的三倍。在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對外貿基本不是依靠發達國家的高科技,而是巨大的資源業和粗淺的手工業。好多人認為中國是劣質產品的出產國,但其實最大的原因是中國製造業受到國外商人貿易的打壓,將價格利潤控製到薄利多銷的局麵。使得許多製造公司在利潤不多的情況下,對大多員工的克扣,對自己的克扣,使得中國出口的利潤前景一直不理想。這次方氏改革中,股市下跌的原因其中就有我暗自將原計劃出口的部分稀有產品進行三個月的存貨,並沒有出口,使得我的智囊團在與出口的外商中再次談判合同的時候以物價飛漲等原素為理由將其產品利潤提高到一點八倍,利潤空間的大幅度提升,不僅讓我三個月完成最高業績的神話有了那麼一絲的線索,更讓我的員工們在利潤空間增大的情況下不再受到多方麵的壓迫,工資得到質一般的飛躍,其中受到國家一些部門的賞識,若記錄在商業史上也有舉足輕重的定位。畢竟外國商出口中國的東西大多都是低廉購進,百分之三百到五百以上的利潤賣出,而留給我們的空間實在太小了,所以這場外貿戰我下的棋還算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