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附錄2:李嘉誠大事年表(3 / 3)

2000年,長江實業集團總市值約為8120億港元。

2001年1月起,李嘉誠基金會開始實施全國寧養醫療服務計劃,每年捐資2500萬元,在北京、上海、廣東、甘肅等15個省市的20所醫院中建立了寧養院。

3月,和黃健寶保健品有限公司成立。

5月,李嘉誠在汕頭大學師生大會上作了題為《創新求進挑戰科技新世紀》的演講。

同年,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及聯營的和記黃埔有限公司被《亞洲周刊》評為“2001年國際華商500強”冠亞軍。

2002年7月,李嘉誠分拆旗下的長江生命科技集團計劃在創業板上市。同年,李嘉誠以2.5億美元買下環球電訊(Global Crossing)公司資產。

李嘉誠在當年的世界富豪排名第23位,資產100億美元。

2003年11月,和記黃埔公司實際注資1.17億美元(約合10億元人民幣)與同仁堂組成“同仁堂和記醫藥投資公司”,占49%的股份。同年,李嘉誠在世界富豪排名第28位,資產78億美元。

2004年,和記黃埔與廣州白雲山合資成立廣州白雲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合資公司投資總額為3.45億元,注冊資本2億元,雙方各占50%股份。同年,李嘉誠在世界富豪排名第19位,資產124億美元。

同年南亞海嘯,李嘉誠透過旗下的和記黃埔及李嘉誠基金會,共捐出300萬美元予受災人士。

李澤钜代表所在公司捐贈港幣1億元,用於建設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

2005年2月28日,和記黃埔用3.47億元拍下了成都溫江光華大道西沿線一塊麵積560畝的土地。

5月,長江實業和和記黃埔各占50%股權共同組建的誌力有限公司以16.23億元拍得漢口鬧市區的兩塊商業“寶地”的使用權。

同月,李嘉誠先以1.84億元人民幣收購北京市昌平區占地約30萬平方米的北新嘉園住宅項目,後又投資約10億元人民幣,與天津市地下鐵道總公司聯合開發位於天津市營口道的一塊近2萬平方米的土地。

當月,李嘉誠向香港大學醫學院捐出港幣10億元以資助醫科學生及醫學研究用,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稱將重新命名香港大學醫學院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並於2006年1月1日正式易名,此次轉名引起社會巨大爭議。

6月,和記黃埔與重慶市國土房管局簽訂協議,以人民幣5億多元的價格收購北部新區一片土地。

7月,和記黃埔集團地產(天津)有限公司以4750萬美元資本,完成了在天津和平區的工商注冊,正式入駐和平區投資發展集團明星工業園。

10月10日基金會與和記黃埔合共捐出50萬美元給巴基斯坦地震災民。再斥資5億元人民幣收購重慶北部新區一塊土地,用以發展住宅及商用物業。

當月,李嘉誠旗下公司四方宣布將斥資8億港元,以分期支付的方式購買中國人壽(海外)擴大後40%的股權。

2005年11月,李嘉誠(加拿大)基金向加拿大多倫多聖米高醫院捐出2500萬元加幣(當時約1.6475億港元),興建以他命名的醫學教育大樓。該大樓於2009年落成。

同年,世界富豪排名第22位,資產130億美元。

2006年9月,李嘉誠被評資產穩居亞洲首富。同年,世界富豪排名第10位,資產188億美元。

2007年,李嘉誠為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捐獻1億港元。

同年,世界富豪排名第9位,資產230億美元,亞洲排名第1位。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7.9級大地震,李嘉誠以李嘉誠基金會、長實集團、和黃集團的名義兩次捐款達1.3億元人民幣,為災區學生設立特別教育基金。

2008年5月19日,李嘉誠致函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主任高祀仁,再以李嘉誠基金會、長江集團、和記黃埔集團的名義捐款1億元人民幣,用於為災區學生設立特別教育基金。

2009年4月22日,李嘉誠旗下長江集團、和記黃埔聯合向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捐贈人民幣1億元。

李嘉誠蟬聯2009年香港首富。

2010年,《福布斯》選出“全球最具影響力富豪”,李嘉誠位列第八。

2010年,3月10日,李嘉誠以210億美元排在最新《福布斯》排行榜上第14位。

2010年7月30日,競購法國電力集團旗下部分英國電網業務。

2010年9月6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廣東深圳會見了李嘉誠。

2011年,3月10日,李嘉誠以260億美元排在最新《福布斯》排行榜上第11位,蟬聯華人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