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再三,皇帝還是沒有勇氣此時禦駕親征,等到包圍住雲澤的主力,他再禦駕親征完全來得急。
老將軍是個明白人,誰還能同皇帝搶功勞?
“陛下,齊王殿下求見。”
“宣。”
皇帝重新坐回到龍椅上,慢慢的眯起了眼睛,齊王上的請戰折子他看了,他一直默不作聲,便是想試探齊王一番,沒想到齊王敢上金殿來,這可是你自己找死,怨不得朕不信守同父皇的誓言!
齊王身穿這王爺蟒袍,俊美的臉龐一派沉穩。
他在兩側大臣們的目光下,沉穩,冷靜的走到了靠近丹壁的地方,停下腳步,撩起蟒袍,跪倒下來,“臣懇求陛下讓臣隨老將軍出征韃子,臣為皇族中人,享受了陛下的恩澤,此時國戰,臣願意為帝國征伐韃子,以報陛下對臣的隆恩。”
“齊王,你先起來,你剛添了麟兒,身體又一直不大好。”
皇帝份外享受齊王對他的跪拜,以前齊王癡傻時沒少跪拜皇帝,但傻子臣服同精明的齊王臣服是不一樣的,“朕按照先帝的意思厚待於你,你才清醒沒幾年,所學不多,朕怕你在疆場有危險,朕不想辜負了父皇。”
“臣為皇族,陛下此番出兵為血國恥,臣便是拚了性命,也要為皇族爭光,不讓列祖列宗蒙羞,陛下厚愛於臣,臣銘感五內,您若不答應臣,臣便不起身。”
“陛下,臣無法在京城等候戰勝韃子的消息,懇請陛下答應臣為您效命。”
齊王說得赤誠。
皇帝遲疑了一會,“疆場凶險,萬一你有個好歹,朕如何同父皇交代?”
“出征的人都為大唐男兒,他們為了大唐甘願犧牲性命,他們不怕,臣也不怕,陛下,臣願為陛下的先鋒……”
“好,齊王,朕答應你。”
皇帝稍加猶豫後,答應了齊王的請求,麵向頭發胡須霜白的老將軍,“朕將齊王交給你,你可一定要保護好了他。”
“臣遵旨。”老將軍叩首,他本身就姓老,此時叫他老將軍,最是恰當不過。
齊王磕頭道:“多謝陛下。”
“齊王,一會你隨朕來,朕辦家宴為你送行。”
“遵旨。”
齊王再一次磕頭後,起身站在了一旁,從他俊挺的眉宇間能看出一抹心願達成的喜悅,皇帝手指微微曲起,這場家宴是他為齊王準備的最後的晚餐了。
齊王隨老將軍出征後,皇帝也好冊立九皇子為太子。
賢妃的出身確實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
民間曾經有一股議論的風聲,先帝同皇帝約定,若是齊王恢複神誌,皇帝就要將皇位交給齊王,雖然這則消息是子虛烏有的,明智的人都不會相信,但流傳卻很廣。
隻要皇帝冊立太子,這則消息便會被翻出來。
以前太子是皇後嫡子,冊嫡子為太子,名正言順,此時若皇帝想冊賢妃所生的九皇子,大臣們有話說,齊王出征,皇帝立太子的阻力會少很多。
子虛烏有的話傳多了,越來越像是真實的消息。
皇帝完全可以借此機會將威脅自己皇位的齊王除去。
齊王戰死,誰都不敢怪罪皇帝無情。
散朝後,皇帝在後宮設宴款待齊王,仔細的垂詢了齊王對兵書戰法的理解,齊王回答的磕磕絆絆,皇帝一聽便知道齊王對兵法不過是了略通皮毛。
皇帝並沒懷疑齊王故意藏拙,齊王恢複深知不足五年,便是日夜不停的學習,齊王也學不了多少。
畢竟齊王癡傻了十幾年。
皇帝對齊王越發的關懷備至,目光掃過驕傲的齊王,暗歎,白長了一副好麵容,齊王是公認的美男子……齊王太著急了,皇帝也可以理解齊王的急迫立功的心思。
一旦皇帝平定韃子,齊王再有野心都無法顛覆皇帝的皇位。
齊王還不如趁此機會上疆場搏一搏。
皇帝同齊王碰杯,仰頭喝了勝利的美酒,可惜,朕豈會讓你如意?
齊王同樣飲盡了杯中酒,寧欣……本王將京城交給你了!
一月後,皇帝選定吉日,登台拜將,大唐士兵開赴北疆,欲同內外紛爭不斷的韃子決意死戰,在出征前,皇帝接到了蒙古的消息,雙方越好合謀攻伐韃子!
如此皇上對此戰更有信心了一些。
他雖然無法完全信任蒙古諸部,但多個幫手總是好的。
同樣,在草原上,雲澤傾全族之力,誓師出征!
一時之間天下風雲變色,大浪淘沙,問誰主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