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睿辭知道,那些銀子大多是被貪了,糧食一層一層剝下去,到了災民手中的更是寥寥無幾,邊關戰事正是關鍵的時候,糧草自然是不能缺的,但是國庫中的銀子和糧食卻所剩無幾,朝中大臣個個噤若寒蟬,卻拿不出一個可行的方案,
說到最後竟然還要增加賦稅,蕭睿辭氣的在大朝會上砸了折子,百姓已經食不果腹,此時增加賦稅無異於要那些百姓的命,
中南地區如今地麵都幹裂了,河床更是早就幹了,沒有水,糧食根本種不出來,
北方雖然情況好一些,但是去年糧食收成也並不好,更何況這才四月份,今年的糧食還未豐收,百姓家家戶戶都沒有餘糧,他們自己尚且自顧不暇,更別說有多餘的糧食去交賦稅了,
南方雖然多水,但是如今是淮南王的盤據地,他如今舉兵造反,可是不會去管百姓的死活,
就在蕭睿辭一籌莫展的時候,後宮的一個妃嬪給他出了個主意,籌集賑災款,由宮中妃嬪牽頭籌集賑災款,若說這天下誰最有錢,那除了那些個世家大族,便就是王公貴族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如今國難當頭,那些人確實不該置身事外,
蕭睿辭當即封了那人為雪妃,然後將籌集款項的事便交給了雪妃,那雪妃倒是頗有手段的,仗著有皇上撐腰,將後宮所有妃嬪全部敲打了一番,並且以她們的把柄要挾她們都拿出了大半身家,
至於前朝那些官員,雪妃更是直接打著皇帝的名頭強迫他們必須捐款,那些文武百官雖然都拿了銀子,但是一個個都記恨上了雪妃,
到了那些世家大族,雪妃的手段更是強硬,直接把各大家族的繼承人給請到宮裏小住,那些家族不拿出近半的身家別想把人要回去,
在這個皇權至上的年代,權力就是至高無上的,那些世家大族也隻能夾著尾巴做人,
白家的大少爺白敬亭,秦家少主秦修竹,寧家大少爺寧淮昌,也都被請進了宮,
這次雖然是雪妃主張的這一切,但是背後授意的人卻是皇帝,所以那些世家大族的人自然還是對皇帝意見頗大的,
各大家族的半數身家,無疑是動了家族的根基,但是雪妃卻根本不管這些,
那些世家原本也是想抗爭到底的,但是白二爺站出來勸說大家,國難當頭,他們身為大夏子民,理應為國盡一份力,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他們自然都是懂得,所以那些人盡管心中不滿,但是最後還是拿出了半數身家去支持朝廷,
後宮和前朝,還有世家的合力集資,那數量自然是十分驚人了,雪妃看著那些財物,自然不可能全部都給了皇帝,自己也不能白忙活一場,
雪妃扣下了三分之一的財物,剩下的則是交給了皇帝,盡管被雪妃扣下三分之一,但是當皇帝看到那龐大的數額時,也是驚詫不已,雪妃因為募捐一事在宮裏受盡恩寵,
那些錢財一半用來充盈國庫,一半用來賑災,這筆錢可是結了蕭睿辭的燃眉之急,那段時間蕭睿辭幾乎日日宿在雪妃宮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