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諸侯討董(1 / 1)

十八路諸侯分別是: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各領文官武將,投洛陽來。

卻說郭嘉離了洛陽去尋好友,然等到了袁紹處荀彧已經離去,又聞曹操發檄文討董,固暫居袁紹帳下。袁紹雖待之甚厚,卻又怎能瞞過那雙洞察秋毫的慧眼,是已心中失望不已,畢竟素有‘四世三公’之稱的袁氏最能快速的定鼎亂世。

似乎應證了那句老話:聞名遠勝見麵啊!

“奉孝,真的要走嗎?”辛評有些沉重道。

“奉孝,今日一別再見之時恐怕就要各為其主了,到時可要手下留情啊!嗬嗬。”郭圖輕笑道。

“夫智者審於量主,故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郭嘉正色道。

“奉孝,一路保重。”二人齊聲道。

兩人望著郭嘉身影遠去,沉默良久。“仲治,奉孝之才在主公帳下無用,勉強不得啊!”郭圖有些感慨道。

“奉孝大才也,勝吾等數倍,若得以重用必為主公心腹大患啊!公則,不擔憂嗎?”辛評有些不解。

“哈哈,憂之何用?能與那浪子過招豈不是一大樂趣?或許主公正在傳喚我等,還是趕快回去為妙啊!”郭圖拉著他離去。

他說的沒錯,此刻袁紹的確是在召集文臣武將商議聯軍盟主之位,郭嘉的離去沒有在袁營掀起任何波浪。

然在曹操的營中卻掀起軒然大波,郭嘉離了袁營前往曹操所駐之處,其時曹操正聚集文武商議聯軍之事,聽的郭嘉求見,喜不自禁,一路小跑而來。

“奉孝、奉孝、奉孝。”隻見其滿麵笑意,撫著郭嘉的手,身體激動的顫抖不已。

“嘉,拜見主公。”郭嘉一臉正色道,眼簾輕眨間遮去了其中的暖意。

“我得奉孝,大業必成矣!”曹操快速地攙扶其郭嘉,眉間的濃濃憂愁四散開來,整個氣質頓時大變,自信之色溢於言表。

進的帳內,眾人依次而坐。曹操看著帳內眾人,感慨道:“還是武多文少啊!要是子痕也在,該有多好啊!”

“嗬嗬,他日必有再見之時。”郭嘉看著茫然中的眾人笑道。

“奉孝,如何看待會盟一事,不知能否蕩清寰宇,中興漢室?”此時帳內隻餘兩人,曹操開口道,打破了這靜默的氛圍。

郭嘉伸出了右手,淺笑不語。

“奉孝的手很是漂亮,修長白皙。”曹操有些迷茫的道。

“人之手指尚且長短不一,何況人心乎?依嘉之料,討董後,亂世之始也。”郭嘉不雅的翻了個白眼,無語道。

帳內,再次寂靜無聲。

等到曹操糾結過後,回過神來,郭嘉已伏在案上睡的人事不知,搖頭失笑之餘隻得解下披風為其蓋上。

郭嘉醒後,摸著身上披風,眼中滿是暖暖笑意,歎道:“子痕,士為知己者死,嘉此生無憾矣!”

此時的郭嘉與曹操不會想到,他們念叨著的人會成為敵對陣營中的一員,或許這是上天同他們開了個玩笑吧!

帝都丞相府,籠罩在上空的陰雲似乎已經散開,府中的下人們不再戰戰兢兢,因為讓他們膽寒的主人最近心情愉悅,你聽,他又大笑出了聲。

內室,一身材臃腫的人端坐榻上,另還一人跪坐於左,兩人於右。

“丞相,曹操聯合袁紹等人於酸棗會盟,不日將威逼洛陽,還是應早作準備為好啊!”隻見一身穿儒服臉頰清瘦的中年人道。

“不知文和可有退敵良策?”董卓眯了眯眼道。

“丞相不必憂心,一群烏合之眾不足為慮。”一身穿深色布袍的中年文士微微笑道。

“那依學究之見,如何?”董卓看向另一人,笑問道。

“很好。”隻見一身穿白色布衣的少年下意識答道。

“丞相問你如何看待關東聯軍?”賈詡心下好笑,就知道這家夥思緒又不知飛向何處了。

“袁紹無能之輩,還用多說什麼?”少年打了個哈欠道。

“袁術嫉賢妒能之人,嗬嗬。”李儒眼睛一亮。

“孫堅必為前鋒,先敗後勝。”賈詡看著兩人,一切竟在不言中。

“哈哈哈,有汝三人,何愁大業不成。”董卓看著三人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