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走個過場行不行(2 / 2)

不過想到那字據,又安慰自己,隻需再忍受一個月,隻需要一個月就解脫了。

強壓著眼眶湧出的酸意,一聲不吭去了灶房。

這時,趙老頭挺直了腰杆,招呼兩個兒子:

“既然這銀子是被李童生騙走的,事不宜遲,咱們一起去幫明月把錢要回來!”

趙三郎也立刻響應:

“對,大嫂的事,就是我們的事!咱們一起去,不怕那個姓李的不還錢。”

他們找了趁手的扁擔,鋤頭作為武器,起身就走,幾個小孩子也想跟著去看熱鬧。

趙老太忙喊了三兒媳孟氏攔住孩子們。

“老三媳婦,你就別去了,在家看著孩子們,也別讓他們過去添亂,那李童生不是什麼好東西,別再吃虧。”

三房孟氏是個溫柔的,從來不多話,點了點頭,就將二房的一兒一女,還有她自己的兩個兒子攔了下來。

走在去李童生家的路上,春日的暖陽灑在身上,可大家的心情卻格外沉重。

欠錢的是大爺,此番前去討要銀子,想必不會太輕鬆。

突然,趙老頭瞥見四下無人,腳步一停,悄悄從懷裏掏出一個布包,塞到許明月手裏,低聲說:

“明月啊,你先拿著這四兩多銀子,等回頭賣了家裏那頭豬,肯定能湊夠五兩。

要是那李童生耍賴不給錢,你就把這些錢拿來還上,反正就是走個過場的事,可別讓自己為難。”

趙老太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孩子,別太逞強,爹娘會護著你的。”

趙二郎和趙三郎也紛紛點頭:

“還有不到一兩銀子,豬還小,不用賣豬也行的,我們兄弟倆去碼頭搬貨,一人十幾文,兩個就是三十文,一個月正好能把這虧空補上。”

看多了奇葩公婆的故事,自己卻遇見了這麼好的公婆。

許明月眼眶一熱,心頭湧上暖意,她連忙把銀子推了回去:

“爹,娘,二弟,三弟,謝謝你們,但是我不能要。

我答應了要自己把銀子要回來,一定能成功的。”

趙老頭還要再勸,許明月卻後退一步,目光堅定地看著大家:

“我知道你們為了我爹和大郎的事,一直覺得虧欠我,你們對我夠好了。

以後,我以後不鬧了,我想改過自新,好好做人,等我還上銀子,就讓我們一起重新好好生活吧!”

如果說,趙家公婆和趙二郎對她無底線的縱容,是出於她爹的救命之恩。

趙三郎的擁護,說起來,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六年前,有叛軍起義,朝廷臨時征兵,趙家男丁眾多,有一個應征名額。

當時,趙家的三個媳婦,全都懷有身孕,都需要男人在旁邊護著。

趙老頭坐在門檻上吧嗒吧嗒抽了許久旱煙,終是狠不下心選一個兒子去參軍。

要知道,平時隻知道出力氣幹農活的莊稼漢,不會武功,沒有經過訓練,一旦上了戰場,就等於送死。

於是他發話,三個兒媳婦,哪個生了兒子,哪個兒子就去參軍,要是全都是兒子,那就第一個生出兒子的去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