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靈山,佛祖講經前
一眾菩薩,羅漢,佛祖看著其中一個目不轉睛盯著佛祖之人,佛祖明顯看到他的眼神迷離到不知道去處,“悟空,你可知我佛三千世界為何”
“不知”
“可知法為內相、外相?”
“不知”
“可知….”
“不知”
…..
一眾菩薩羅漢麵麵相覷…
“這也不知,那也不知,悟空可知為何緣與此?”
悟空心說“靠!這還用問,賊禿成心的”,嘴上卻隻能說“緣與此,定與此,弟子不知”
“你乃天地一靈石,本有莫大機緣,隻盼你斬卻三屍,逍遙天地之間”看著悟空心不在焉的樣子“唉,罷了,罷了,你且去吧”
佛祖案台上一盞燭火一陣抖動,悟空盯著燭火“弟子明白”
走出大殿,悟空心中一陣煩悶“逍遙天地之間,沒有紫霞,這天地也無色,無奈自霞原神破碎,在本體七巧玲瓏燈中修複,不得離開靈山,我才不在此肆混!”心中竟無比煩悶,引天長嘯。
眾佛聽到外麵的嘯聲,皆同情之色頓起。佛祖長歎一聲“自鬥戰聖佛皈依靈山,不思佛法,何故?”齊天大聖與紫霞仙子的一段孽緣,哪個不知,哪個不曉,無奈猴子手中棒子厲害,滿天神佛無人敢提及,與猴子交好的二郎真君和三壇海會大神哪紮隻提了有句“嫂子..”,就被猴子借切磋為名,痛毆一頓。眾佛皆知,故佛祖問起,無人應話,隻南海觀世音菩薩因對猴子頗為照顧,也是猴子唯一敬重之人,方可談論此事,此時菩薩看著案上的七巧玲瓏燈答道“悟空與那紫霞情緣未了,故不能沉於佛法”
佛祖端起自剛才起不住抖動的七巧玲瓏燈端詳一陣,“此七巧玲瓏燈自我未成佛之際起便一直跟隨於我,日夜聽我講經,竟一日得道,燈心中生出兩股原神,燈心相互糾纏,此所化原神竟也糾纏一生,後逃出靈山,我可憐他們修行不易,隻盼他們能曆經世間磨難,得償大道,故未曾追回,未想那紫霞盜走至寶昊天雪鈴,與那鬥戰聖佛產生孽緣,後為救他原神盡毀。那青霞逃出靈山後,因本體與紫霞糾纏,故在世間與不她糾纏不休,紫霞救悟空那場大戰,原神也受創傷。我收回他們的原神放入他們的本體中修養,以期在每日講經時能夠複原。無奈,紫霞原神已經破碎不堪,在著靈山的佛光下也隻能維持原神不滅,再無修複的可能。可歎悟空知於此,才每日在靈山肆混,才能聽我講經”
眾佛隻知悟空與那紫霞的一段緣分,卻不知如此詳盡,聽佛祖講出此段,才恍然大悟之感,原來如此。想那猴子本性跳脫不安,怎能靜下來聽講經,若非紫霞在此,恐怕早回花果山當山大王去了,也正因為在這天界混跡,無事之時呼朋喚友,好不熱鬧,獨自一人之時又行那天宮為官時最愛做之事,不管太上老君的的靈丹,還是下界小妖的低等法寶,又或是淩宵天宮的牌匾,還是凡人的金銀,都未曾逃脫猴子的手心。呼嘯而來,呼嘯而去,將那靈山當做了賊窩,眾人也曾詫異佛祖對他的放任,想必是我佛慈悲,可憐猴子的一份癡心。
又聽佛祖說“自通天門下水神共工,火神祝融失和爭鬥,共工因憤怒撞不周山,天地重歸混沌之際,女媧娘娘煉燒紅、黃、藍、白、黑五彩靈石,以無上道法補天,並從一隻深海萬年巨龜身上砍下四條腿,作為支撐天地的四柱,天地終於重歸寧靜,但在女媧娘娘補天之時,竟有一塊頑石,似是不甘做平庸的補天石,竟偷跑了出來,那就是那天產石猴孫悟空了。想創始元靈從那宇宙誕生之初的造化神器中,窮無數心血,煉製出幾樣無上靈器,將“五彩靈石”賜於女媧娘娘,孫悟空本是“五彩靈石”精華的元靈,鍾天地之靈氣,吸日月精華,終有一天得償大道,成就遠遠在你我之上,無奈紫霞一事,他心中芥蒂不除,再難以在心性上寸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