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盤古開天辟地,三皇治世,五帝定倫,整個世界,便分為四大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和北俱蘆洲。
這部書單說這東勝神洲。神洲的大海之邊有一國土,名叫傲來國。
此國靠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這花果山是神洲的祖脈,山上彩鳳雙鳴,崖間麒麟獨臥。山林中有壽鹿仙狐,碧樹上有靈禽玄鶴,說不盡那瑤草奇花不謝,青鬆翠柏長春。
這花果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這石有三丈六尺九寸高,有二丈四尺八寸圓。上麵有九竅八孔,分九宮八卦。
這塊仙石自開天辟地以來,忽有一天,大西天大雷音寺如來佛祖,赴王母娘娘的蟠桃酒會後返回靈山,路過此地,因不勝酒力,便按落雲頭,坐在這仙石上略歇片刻,不慎磕破小指皮膚,一滴佛指之血便滴落在這仙石上。
從此這塊仙石便內蘊佛祖滴血,又加長期受山真地秀,日精月華,天長地久之後,便有了靈通之意,仙石內開始育有仙胞。
這一天仙石忽然迸裂,隻見一道金光呼嘯著衝上雲天,直達三十三天之上,但見金光焰焰,連打了十八次厲閃。而後這道金光緩緩落下,撞地之後金光漸次散盡,靈風起處化現一隻石猴。
但見這隻石猴五官俱備,手腳皆全,麵容精乖,四肢靈動。一出現便學爬學走,拜過四方天地之後,便目運兩道金光,射上雲天。
這一下便驚動了高天上的玉皇大帝,即刻命千裏眼和順風耳開南天門觀看。二將奉旨出門外,運動千裏眼探視天下之微,豎起順風耳接聽八方之音。
二將片刻之後便來回報:“臣奉旨觀聽金光之處,是東勝神洲東傲來小國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產一卵,見風化做一石猴,正在那裏大拜四方,眼運金光。現在這猴服過水食,金光將會慢慢潛息,陛下請不必擔憂。”玉帝點點頭道:“下界凡間之物,都是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
那石猴在山中整日玩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和狼蟲為伴,和虎豹為群,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峰洞之中。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這一天天氣炎熱,這石猴和群猴一起避暑,都在鬆陰之下玩耍。這群猴子玩耍了一會,都到那清涼的山澗中洗澡。
隻見這股澗水從上流而來,真是奔流不息,水波飛濺。
俗話說:禽有禽言,獸有獸語。有隻不知死的小猴說道:“這股水也不知是那裏的水。咱們今日反正是閑蕩無事,不如順澗邊往上尋看山澗的源流,大家說好不好!”
眾猴均是頑劣成性,大夥發一聲喊,歡呼著一齊向前跑去。眾猴順澗爬山,一直找到山澗的源流之處,原來是一股瀑布飛泉。
眾猴拍手稱揚道:“好水,好水!原來這股飛瀑遠通山腳之下,直接大海之波。”
群猴找來找去,卻怎麼也找不到瀑布的源頭之處,猴群焦燥之下,吱吱亂叫,其中有中老猴便提議道:“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瀑布裏麵,找到個源頭出來,我們大家便拜他為王,好不好。”
眾猴轟聲叫好,但老猴連叫了三遍,眾猴麵麵相覷,都是你推我,我讓你,誰也不敢跳進瀑布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