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電站事故引發的數量陰謀論(1 / 1)

近日網站上流傳著一篇關於懷疑日本核電站的貼子,現摘錄如下:

“日本37萬平方公裏,卻變態地修建了57個核電站,發出的電不到全國需求的30%,一個核電站有4-6個反應堆,即全國有三百多個反應堆。37萬*30%=11萬平方公裏,即三百多個反應堆為11萬平方公裏供電110000/300=367平方公裏。也就是說,日本的一個核反應堆隻為367平方公裏提供電力。相當於每個縣級城市就要配一個核反應堆。這TMD正常嗎?”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的是反應堆的數量。

在國際上一些機構裏,計算核電站數量的時候,就是按核電機組的數量來算的,一個反應堆就是一個核電機組。這個概念和電廠不同,一個電站可能有幾台機組,但計算的時候還是按電廠的個數來算的,而不是按機組的數量來算。這種計算核電站數量的方式可以很直接地了解到各國核電的能力和數量,但是卻產生了一定的誤導。

其次,讓我們來看看這些核電站發的電量正不正常。

核電站的發電能力是裝機容量決定的。核電的發電方式是平穩的,什麼叫平穩呢?就是很難調整發電量的大小。核電站不是熱水器,想開熱一點的水就向左擰,想開涼一點的水就向右擰。核電站沒法擰。要麼就穩定發電,不要麼就隻能關掉。

核電日本是僅次於美國和法國的核電大國。至1999年,日本運行中的核電廠共18座,共57個機組,總裝機容量為4524.8萬kW,總發電量3166億kWh,占全國總發電量的29.7%。好,讓我們先來看看日本核電機組的平均裝機容量。每個機組的裝機容量是4524.8/57=79萬kW,發電量是3166/57=55億kWh。

全球核電機組數量最多的是美國,我們可以借來比對一下。美國有104個核電機組,占全國發電量的20%,美國總裝機容量為10100萬kW,總發電量8090億kWh。每個機組的裝機容量是10100/104=97萬kW,發電量是8090/104=78億kWh。

看下我們中國。中國有九個核電站,總裝機容量是910萬kW,總發電量684億kWh。每個機組的裝機容量是910/9=101萬kW,發電量是684/9=76億kWh。

比較之下,我們可以看到日本核電站的平均裝機容量是美國的81%,平均發電量是美國的70%;平均裝機容量是中國的78%,平均發電量是中國的72%。大家可能有個疑問,為什麼日本核電站的平均裝機容量和發電量都要小這麼多呢?這是建設時間和技術能力不同導致的。

日本戰後的核電技術依托於美國,70年代開始大幅度發展核電。從這麼低的裝機容量可見,美國這個師傅的傳授是很有保留的。而美國本土的核電技術在這數十年一直在更新、在改進,美國光在本土拆掉的舊核電站就有28座,通過技術升級又使在用核電站的發電能力提高了40%。拆28座核電站是什麼概念?相當於將半個日本或者半個法國的核電拆掉。提高40%的發電能力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美國原來的平均裝機容量就是97/140%=69萬kW,發電量原先是78/140%=55億kWh。看看,這個發電量和日本的現狀是不是很像。

而中國的核電基本是在80年代後才開工的,這個技術水平和60-70年相比自然要高出來一大截,就不再作對比了。

因此,從平均裝機容量上看,日本核電站的發電水平是正常的“低下”。

然後,我們來看看,一個縣裝一個核電站正不正常。

廣東有67個縣,今年需要的負荷是6500萬kW,那麼一個縣需要97萬kW。如果是美國和中國的新技術核電站,一個縣給一個核電站也夠了。要是用日本的核電站,一個縣隻給一個核電站那還真是不夠用啊。

日本的負荷是27878萬kW,麵積是兩個廣東,咱就折算它134個縣吧,那麼一個縣需要的負荷是208萬kW。一個核電站隻能供應79/208=38%的用電。

好了,今天的計算就先到這裏。綜上所述,從日本的核電站數量難以確定日本有什麼陰謀,這又是一個謠傳。

最後聲明,本人是愛國人士,寫本文的目的在於科普而非辟謠。愛哪國?咱中國。日本地震後,中國出現了接二連三的謠言潮,連我家樓下的超市也將積壓了大半年的鹽給賣光了。

這是什麼問題?有謠言,有人信,有人傳,這是給咱中國人臉上添光了?小日本幹了不少缺德事,有真憑實據的罪證大把大把的是,還需要像這憑空捏造謠言麼?不需要。

然而,不能不指出,此次日本政府應對核危機的做法太幼稚了。每一步行動都是被美國推的沒辦法,才開始落實處理工作的。我似乎又看到了和菲律賓相似的政府,在危機麵前拖泥帶水無法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