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上也有一池池的沼水,水中浮萍亂疊俊菱縱橫。時或有對對鴛鴦在沼水中遊戲,人來一旁,它們也不驚起。一個女都尉撿一塊硬土泥巴扔向沼中,有一對鴛鴦啪啦啦地飛走了。另一個女都尉說,人家遊得好好兒的,你這不是惡作劇嗎?那一女都尉說,自古沒有永遠的太平天下,也叫它們太平?我們踏步這芳州之上,才有的欣賞。一個大將軍說,天子到此,它們不米接駕,驚它一驚,叫它們以鳥語傳給山上的同類。一個女都尉說,大將軍所言才是道德的好話。另一個女都尉笑道,我們是來自於建福之地,拜訪這望仙之鄉,應使禽鳥有靈,知道我們天子的重光之照呀!
秦皇也哈哈笑了。說,眾愛卿都說得有理。人們這才放聲地開懷。走了四裏多地,才到了琅琊之頂。山頂上四周盡是密密的綠竹,真乃掃月而月姿生媚,拂雲卻雲形漸淡;又且棲風而飛又罷,化龍去嬌躍複來。過了綠竹,山上盡生各種花草,花抱恨因常落微雨,草搖情為每徑輕風,荷葉滋哺,花紅草綠,交相生光。花草中間有一條彎彎如索的人行路,路人樹蔭深處,時間鳥語迎人。山頂上是一片錦香的世界,玉鄉的天堂。秦皇等人走入樹蔭,仰首望去,鬆柏高插青冥,日光如篩,涼氣襲人。在正山頂上有一處茅屋,起於一扇扇的芭蕉叢中。竹籬為牆,草蓬為門,石階層層,蒼苔簇簇。秦皇等人站在草蓬門外,聽見籬落花劇內有女子做歌曰:鶯啼綠樹,花繞粉牆。蝶娣紛飛,燕婦輕翔。我居我處,遙望三湘。琴瑟為友,鹿鶴成幫。人間爭鬥,與我無妨。采來神藥,以濟各鄉。經窗書幾,對我清涼。有客來此,貴如三皇,請人茅屋,待以銀漿。有客有客,捧日降祥!秦皇回首向眾人道,真是神仙在此.她倒知道我是秦皇,毋待頌迎呢!
大家驚訝道:也許是她算定了?
正說著,從花圃中走出一個二八女子,上穿大青繞袖深衣,挎著一個小竹籃,籃巾放些花草,生得秀目細眉,走到秦皇麵前深深一禮道,已知禦天之駕到此,小道拜揖。請天子到茅屋中坐,我們師尊正在等待。秦皇贏政問那女子,你叫什麼名字’怎知寡人來耶?
女子道,我名遮塵女,師尊是天子的鄉親,名曰泰山老母,後來不在泰山常住,遊言四海,施藥救人,如今在這琅琊台荷葉洞裏煉形成氣。秦皇說,呀,是泰山老母嗎?我去過她家耶!鹹陽多傳其仙術,原來我大軍沒到這裏之先,她已在此潔淨步虛丁。
遮塵女引路,到了三間茅屋外,那泰山老母已笑容滿麵地從屋中走出,口中道,小道雖知聖人屈駕至此,怎奈接遲,望天子以開禦禁,以容小道。天子,請人小道這暫為養壽之地吧!言畢一禮十分謙讓。秦皇等人見那泰山老母黃襦赤裙烏發高髻,麵如俊女,精神旺盛,隻是四五十歲的樣子。秦皇一方往屋中走著,一方說,女高士原來還在如此華年,人們傳說你已有一百幾十歲了。泰山老母笑道:小道今年一百一十六歲了,隻因愛瓊山玉雪,養瑤水之蓮,上法無為,無修靜心,不見蒼老。天子莫怪,小道隻倚天爐,不介煩國呐!
茅屋內外,隻見蛾聚,時聞雀喧;殘月有心,落花無意。屋巾隻是兩張地席鋪設,每人坐下一個蒲團。天然虛形木根小幾上,銅爐一具,燒著坐香。寶劍掛壁,短弩在壺。遮塵女把早已燒好的香茶奉上,每人一碗,仙氣流溢。那日秦皇喝茶又問仙長,世上到底有神無神?老母告訴他,自三皇五帝以來,人便傳說天上有三千珠闕,十二碧城。又說修行者坐石而生,拈花而笑,神事即人事,神在人中,酋人便是尊神。但是人誰辟穀?不見餐霞。神兆雖多,凡人難見。信神便有神,不信神則無神。秦皇點頭兒,略有所悟,又說,我今日來訪神仙實是問,人欲長生,得使何述,望仙長明以教我。泰山老母道,聽說彭祖活了八千歲也死了,人難以長生呐!秦皇說,那一年我出訪琴海之東遇到一位壽母,娘家姓海氏,已是一百六十七歲,比仙長還年長,如今還健在。我問她長壽秘訣,她隻說節飲食,多操持,少爭鬥,愛和平,不近女色,適量飲酒。這幾樣我很難做到。今問仙長,可有其他秘訣嗎?老母走到西屋,從囊中取出一卷絹抄的書來,遞給贏政道,陛下,此書名《秦典》,是仙人廣成子所著。黃帝軒轅氏曾向他問長生之決,他的言淪,盡在書中。今將此書,獻給陛下,望細細參詳,或可有用。之後泰山老母請他們吃飯,沒有飯桌兒,大家席地就餐。有一兩盤豆醬,幾把韭菜,黃米粥,粥中放些紅棗。飯吃完,大家漱了口。.遮塵女收拾下飯桌去。秦皇命女侍衛遞給泰山老母白圭一雙,仙母行禮謝接並沒推辭。不過泰山老母又到西屋取過方可半尺的小紅匣,打開匣,取出一把鏤金琴,那琴形似二胡,名曰天雷琴,音醇聲雅,曲高和寡。泰山老母雙手捧給秦皇,口中道:小道有此山東樂器留晉天子,伴奏山東琴書愉悅殿下,望笑納!秦皇又驚又喜,接過那天雷琴,傳給眾人看了,又十分鍾愛地放進馬背上。泰山老母又送給他經典,又送給他樂器,使他十分感念仙母。但荷葉洞雖好,總不是久念之家,走吧,該回營了,再待數日,留戀長生之綢繆,恐怕忘了軍國大事。秦皇離別仙母時不覺聲音有些沙啞,淒酸,仙母同徒兒遮塵女送他們一行人到荷葉洞北小舟上。戀戀地長生,切切的歸意,淡淡的澤水,隱隱的青山。這位曆史上有功有過的始皇帝忽然生出了世外之想,靈魂生出了一雙鳳翅,翱翔於千仞之上,俯瞰於九州之空,隻願軒肆一聲,不忘舜韻九奏,長風西來,欲止難止……我走到這裏,望洋興歎,那女尼忙推我一把說,快追呀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