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街頭流浪藝人之中也能有好音樂。
葉知微走到流浪琴師的麵前,從皮夾裏抽出一張麵額100的錢幣放進了地上的琴盒裏,在一眾小票之中鶴立雞群。不過這是起碼的尊重,你認真傾聽了人家的曲子,總是要付錢的,否則跟吃白食有什麼區別?
流浪琴師的棒球帽壓得很低,看不清他的麵容,隻看得到帽簷下金色的發梢。
外國人?
葉知微駐足傾聽,身邊路過的人群時不時地看著他們。在路人們的心中,大概覺得像葉知微這種衣冠楚楚的人士應該去歌劇院欣賞交響樂,而不是浪費時間站在街頭聽一個流浪琴師拉一把廉價的小提琴。
不過葉知微不管這個,現在琴師正在演奏的曲目是《門德爾鬆E小調協奏曲》,具有溫柔的表現力。三連音和八度雙音的技巧華麗,銜接完美。明明是協奏曲,卻在一把小提琴的演繹下沒有絲毫的違和感。
這位來自德國的作曲家是出身名門貴族的紳士,曲調高貴溫柔,是一個世紀以來被演奏的最多的協奏曲,在舞台上接受經久不息的掌聲。
不過如今在街頭聽這個流浪琴師演奏這個曲子,卻有一種近乎於詭異的契合。來自樂曲本身的氣質與演奏者完美融合,這個戴著棒球帽的男人看起來似乎也不是那麼簡單。
曲調進入複調之後,雙音技巧開始出現,宛如兩把小提琴在合奏,這是近幾年來葉知微聽到過的最美的協奏曲。
演奏結束之後,葉知微獨自站在流浪琴師的麵前鼓掌,路人們紛紛報以怪異的目光,像是看一個精神病。不過葉知微絲毫不覺得尷尬,反而在心裏為他們惋惜。
他們錯過了一場世界級的現場演奏,完全的大師水準,哪怕是作曲者門德爾鬆站在這裏,也要躬身感謝這位小提琴手的精彩演繹,路人們卻無動於衷。他們寧願在周末的時候花上千元去劇院聽交響樂,在華麗的環境中炫耀自己高雅的品味。
流浪琴師從棒球帽的陰影中抬起頭,注視著這位唯一的聽眾,“你也會小提琴嗎?”
葉知微這才發現這是個極英俊的西方人,五官刻板得像是英國人,眼神卻像法國人一般多情。如果他願意摘下棒球帽,換一身衣服出來演奏,想必也不會落魄到隻有葉知微一個聽眾,琴盒裏的收獲也不會如此稀少。
“我不會拉小提琴,不過我會欣賞。”
葉知微的音樂天賦其實很高,他的鋼琴實力幾乎有專業水準,而且他對藝術的鑒賞和審美能力幾乎是與生俱來的,聽說他在剛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可以跟著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有節奏地揮舞手臂了。
流浪琴師把小提琴收進琴盒裏背到背上,張口就是流利純正的中文,“你是我唯一的聽眾,我請你喝杯咖啡吧。”
“榮幸之至。”
……
……
PS:感謝書友【慕】、【黑手鏈呀】的慷慨打賞!!!!